【113-1 研究生講座】2024.9.26 黃一農院士:「e文獻學」個案研究:以金代《京兆府提學所帖碑》為例

院士系列講座

講題:「e文獻學」個案研究:以金代《京兆府提學所帖碑》為例

主講人:黃一農(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清大歷史所教授)

時間:2024 年 9 月 26 日(四)14:20-16:20

地點:本校進修推廣學院1樓演講堂(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29 號)

如非本系碩/博一、二年級學生,敬請填寫表單線上報名

講者簡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天文物理博士、新竹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研究領域涉及科學史、中西文明交流史、明清史、術數史、軍事史、紅學、避諱學、數字人文等。2006年以自學成果被選爲中研院人文組院士,曾獲授荷蘭萊頓大學首届胡適漢學訪問講座教授、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北京清華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臺北藝術大學關渡講座教授、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高級研究員。代表專書有《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2005)、《二重奏:紅學與清史的對話》(2014)、《制天命而用:星占、術數與中國古代社會》(2018)、《紅樓夢外:曹雪芹〈畫册〉與〈廢藝齋集稿〉新證》(2020)、《曹雪芹的家族印記》(2022)、《紅夷大炮與明清戰爭》(2022)、《清代避諱研究:e考據的學術實踐》(2024)。

演講內容提要:

中國古代常可見以「間」或「半間」計數建築,近透過資料庫的檢索,察知《續修四庫全書》本的陸增祥編《八瓊室金石補正》,收錄西安碑林藏金明昌五年 (1194) 《京兆府提學所帖碑》釋文,而此法律碑刻上所載的近200處地舍學產首次出現0.75間的零頭。在瀏覽並對照學術圈早期流傳的一種該叢書的PDF檔後,赫然發現約13,500字的釋文圖檔中竟有119個字與紙本原書不同。經抽查該《續修四庫全書》其它PDF檔中的6卷,亦皆出現誤字,判斷此均應是軟件壓縮加上人為竄改所致!本文即以該碑作為「e文獻學」(指e時代必須交叉處理傳統及數字文本的文獻學)的範式案例。

先前的文史工作者在以關鍵詞檢索資料庫時,多逕自認定各庫輸入的文字等同於原本,然翻查「典海」「雕龍」「鼎秀」及「書同文」所錄入的此碑,卻發現各有76-344個誤字。此外,對照中國政法大學所藏的善拓,亦可見陸增祥的釋文仍有不少錯漏失當之處。也就是說,e文獻學在此個案中得面對石刻、拓片、釋文之稿本與刻本、PDF檔、資料庫等不同文本,及其識讀或轉換過程所產生的訛誤。本研究即因對這些文本進行了深入辨正,得以首度理解碑中「間」與「㭬」等術語的用法與關係。此文或因緣際會成為「e文獻學」個案研究的濫觴,更提醒學界有必要反思對大數據的過度仰賴,且應較平衡地去掌握其滋生的機遇與侷限。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