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與歷史教育——高中的歷史課
講座紀要

  • 撰稿人:連薇(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本場講座由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林桶法老師、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研究員管美蓉老師,以及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楊維真老師分別以〈108課綱高中歷史教育:編、用、教角度的省思〉、〈歷史科評量的發展——以大考試題為例〉、〈大考歷史科非選試題淺析〉為題進行演講。

三位主講者皆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林桶法老師專長研究中國近代史、國共內戰、檔案與口述、台灣近現代史及抗日戰爭;楊維真老師則以中國近現代政治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國軍事史為研究專長。二人除研究工作外,也參與高中課本的編纂。管美蓉老師自博士班起至今,長期關注大學入學考試相關議題,博士論文也以大學入學考試為主題。

一、林桶法,〈108課綱高中歷史教育:編、用、教角度的省思〉

當天講座由林桶法老師作為開頭,將其講題分為「導論——課綱的變革」、「高中歷史與課本」、「高中歷史教學」、「大學新生對108課綱的迴響」、「反思」五個部分。林老師以為現今歷史課本與教學存在幾個問題:一、課本編纂話語權在審查群上,編輯群只得按審查群的意見被迫修改原先上交的內容。二、專題式、去中心化(decentration)的編纂方式,導致歷史線性的斷裂。三、課綱目標在實際教學難以落實。四、過度重視人群移動。再者,老師也以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一年級新生為對象,調查他們對108課綱的看法。結果顯示,新課綱存在諸多問題,如製作學習歷程耗費過多時間;課本不按時序編纂,使人難以釐清思緒和脈絡等。但不能否認的是,新課綱提升了學生對史事探討的興趣。

大學老師們則觀察到,新課綱雖使學生在口頭報告上有所進步,然對歷史的解釋和批判不強,對歷史知識及朝代的敏感變弱。和舊生比較,看不出更加優質。因此,老師提出「歷史教育是否可以與大學歷史訓練有所連結?」的反思,舉例來說,自高中起便著重學生對歷史的因果,以及五個W等歷史訓練。

二、管美蓉,〈歷史科評量的發展——以大考試題為例〉

隨後,管老師以大考試題(以下稱「大考」)為例,論述歷史科評量的發展。透過回顧過往大考試題,可見大考會隨教育思潮的激盪、政治解嚴的衝擊、學術世代的轉變、教育改革的需求等而轉變;招生制度、考試目的、課綱等內在結構,亦是影響大出題方向的因素。
108課綱以「素養」作為核心,期待學生透過教育適應現在生活與未來挑戰。所謂「素養」,即「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群集整合能力,是在特定情境下可以有效率地行動的能力或潛力。」往後大考命題將把試題素材情境化,著重考察學生整合運用的能力,並強化評量層次及表達說明能力;其次,也將有更多跨單元、跨學科、跨領域的主題式設問。

管老師在報告最後提到,隨著時代的不同,教育也應當與時俱進,應當「為理解而教」(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好奇心,用手上的工具「翻轉教育」。

三、楊維真,〈大考歷史科非選試題淺析〉

講座最後,由楊老師針對111年學測和分科測驗歷史科非選試題分析,分享他過往的閱卷心得,並提出未來非選試題可發展的方向。

108課綱期待培養學生的「整合運用能力」和「表達說明能力」,而非選試題是最能展現學生此二素養的部分。在111年學測中,已見出題者配合108課綱進行命題。不過,「配題」及「配分」是未來值得再思考和改進的地方。學測臺灣史、中國史、西洋史各一題,每題三分的出題模式,相對指考臺灣史、中國史各一題共12分,西洋史兩題共8分來說,學測試題較不能體現學生間的鑑別度。換言之,學測在配題和配分上不如分科測驗彈性。楊老師認為未來非選試題在佔分上可適度增加,以利拉開考生的分距。其次,歷史科非選試題得分每年變化幅度較大,宜盡量穩定。

另外,憑藉楊老師豐富的閱卷經驗,他也認為出題老師在出題時應概念清晰,以免誤導考生作答。學生方面,則可加強閱讀與理解能力,加強歷史認知與表述能力,且作答時可特別留意非選試題的「引導式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