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專刊

本系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迄今已有三十七種。一九七七年二月,張朋園教授接掌所務,為鼓勵研究生撰寫優良史學論文,特擬訂學位論文出版計畫。當時,亦將本系碩士論文榮獲「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等機構獎助出版者列入,即「專刊」第⑴、第⑶、第⑸等三種。迨「郭廷以先生獎學金」成立,由獎學金監督委員會研議辦法,作為補助出版學位論文之用,「專刊」遂得持續出版。

郭廷以先生,字量宇,一九〇四年生,一九二六年畢業於東南大學文理科歷史系,曾在國內、外知名大學講學;自一九四九年起,至本系執教。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七一年,擔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及所長,並於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二年,兼任本校文學院院長。一九六八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是深具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學者。

一九七五年九月, 先生在美病逝。李國祁教授感念 先生的學術貢獻,邀集本校史地系系友籌組基金,在本系設置「郭廷以先生獎學金」,於一九七七年十月開始頒授獎學金。獎學金設監督委員會,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和本系教師共同組成,每年遴選優秀學位論文,補助印製「專刊」經費。三十多年來,本系研究生無不以獲得「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勵,並以「專刊」名義出版畢業論文,為最高榮譽。

「專刊」向由本系刊行,寄贈國內、外學術機構和圖書館,頗受學界肯定,惟印刷數量有限,坊間不易得見,殊為可惜。經本屆獎學金監督委員會議決,商請秀威資訊科技公司印製發行,以廣流傳,期能為促進學術交流略盡棉薄之力。

今年,適值郭廷以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專刊」以新的型態再出發,可謂別具意義。謹識緣起,以資紀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二〇一五年九月

43

莊郁麟,《存史與失節:危素歷史評價探析》,臺北:秀威資訊,2021。

44

江昱緯,《救嬰與濟貧──乳婦與明清時代的育嬰堂》,臺北:秀威資訊,2021。

45

許維安,《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臺北:秀威資訊,2023。

40

鹿智鈞,《根本與世僕:清朝旗人的法律地位》,臺北:秀威資訊,2017。

41

盧啟明,《傳道報國:日治末期臺灣基督徒的身分認同(1937 -1945)》,臺北:秀威資訊,2017。

42

何幸真,《殤魂何歸: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臺北:秀威資訊,2020。

getImage (1)

37

韓承樺,《審重咨學:嚴復翻譯《群學肄言》之研究》,臺北:五南,2013。

38

吳政緯,《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臺北:秀威資訊,2015。

39

蕭琪,《父母等恩:《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臺北:秀威資訊,2017。

34

蔡秀美,《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臺北:五南,2011。

35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的肆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0。

36

陳建守,《燕京大學與現代中國史學發展(1919-195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9。

31

楊宇勛,《取民與養民:南宋的財政收支與官民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3。

32

莊德仁,《顯靈:清代靈異文化之研究─以檔案資料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3。

33

蔡龍保,《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8。

28

李寶鑽,《馬來西亞華人涵化之研究─以馬六甲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8。

29

吳政憲,《繁星點點:近代臺灣電燈發展(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9。

30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0。

25

黃麗生,《由軍事征掠到城市貿易:內蒙古歸綏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十四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5。

26

林美莉,《抗戰時期的貨幣戰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6。

27

胡煒崟,《清代閩粵鄉族性衝突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7。

22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地位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2

23

葉高樹,《降清明將研究(1618-168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3。

24

鄭永昌,《明末清初的銀貴錢賤現象與相關政治經濟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4。

19

阮忠仁,《清末民初農工商機構的設立─政府與經濟現代化關係之檢討(1903-191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8。

20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8。

21

藤井志津枝,《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9。

16

黃中興,《楊度與民初政治(1911-191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6。

17

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8。

18

李宇平,《近代中國的貨幣改革思潮(1902-191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7。

13

潘敏德,《中國近代典當業之研究(1644-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5。

14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發展(183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6。

15

黃麗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業(1912-1937)──從公共工程看民初社會變遷之個案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6。

10

羅彤華,《貞觀之治與儒家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4。

11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4。

12

謝國興,《黃郛與華北危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4。

7

雷慧兒,《東北的豆貨貿易》,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1。

8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3。

9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3。

4

黃淑梅,《六朝太湖流域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79。

5

林麗月,《明代的國子監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79。

6

顏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0。

1

鄭瑞明,《清代越南的華僑》,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76。

2

何耀彰,《滿清治蒙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78。

3

呂芳上,《朱執信與中國革命》,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78。

★本系各出版期刊皆歡迎投稿,來稿請以電子郵件寄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ntnuhistory@gmail.com
 《歷史教育》:ntnuhistory.THE@gmail.com
 《史耘》:ntnuhistory.THC@gmail.com

★本系各式出版品(臺灣師大歷史學報、歷史教育、史耘、專刊及其他),
均歡迎學術機構索取,請來函並檢附郵資,本系將依據庫存數量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