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其瑞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蔡忠霖(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本次講座主題為「從『史料未及』到『始料未及』:數位史料資源的運用與轉變」,講者透過回顧臺灣數位人文的發展歷程,衍伸出對數位史料運用層面的反思,並且提出數位人文研究的未來展望。

首先,何謂數位人文?講者明言此一語彙具有詮釋上的多義性,既無明確的定義,又伴隨著科技進展而日趨多元,無法定於一尊。對講者來說,較合宜的詮釋為「透過技術協助,得以在合理的時間內處理海量的資料」,並且從資料分析中提出新論述,從而在數位史料裡找到「始料未及」的意外啟發。

其次,數位人文發展進程是此次講座內容的核心。臺灣的數位人文發展基礎是數位典藏的逐步建置,自一九八四年中研院「史籍自動化」為始,以「國家數位典藏計畫」為繼,進而開展出如今的數位人文時代-各單位獨立運作,呈現出開枝散葉的景況。只是,講者也提出資料數位化的隱憂,包括資料庫的維運問題、資料的正確性疑慮、擁有海量資訊卻無從尋覓,以及研究者無法妥適的消化與運用,導致主題所謂的「史料未及」,成為遺憾。

再者,講者進一步指出傳統資料庫的缺失,包含限制使用權限、常人無法理解的研究內容和使用邏輯,以及犧牲了資料之間的脈絡關聯性。因此,為解決上述缺失,近年發展出「數位人文脈絡分析系統」,透過工具運用、建立「metadata」,幫助研究者得以分群和串接資料。脈絡分析系統大致可以分為三大取徑: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詞彙統計分析,以及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透過不同的取徑,協助使用者探勘海量訊息。

最後,講者分享數位人文的前瞻與展望:數位人文平臺的建置與推動,使人文研究者得以按自身的實際需求建置資料庫。講者以「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臺DocuSky」為例,介紹人文研究者如何經由複合型的統一平臺,解決以往必須在數個資料庫間「東奔西跑」的窘境,同時透過多項數位工具的協作運用,找回研究的自主性與能動性。

在會後提問環節,討論亦相當踴躍。參與者的提問與分享大致可以分為五大主題:其一是數位人文平臺的運作模式課題,亦即如何確保平臺的永續性和擴張性。講者認為與國際學術機構合作是可能解方,數位平臺亦需思索轉型的規劃,以轉化為得以長期經營的發展性平臺。其二則為各個資料庫格式不一的問題,徒增使用困難。講者援引韓國由國家統一建置的例子,期許如DocuSky等平臺能藉其功能解決格式不一的問題。其三則是對數位人文取徑的反思,現今大多數的數位人文成果由傳統文獻亦可證明,那麼數位人文的價值何在?講者認為,數位人文除了可以保存資料、發現問題、驗證前人研究之外,更重要的目標是取得科技與傳統之間的平衡,並培養人們對數位工具的素養,使此一取徑能向下紮根並往外拓展。其四則是實際面臨的資金與設備上的不足,且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與磨合也是一大挑戰。講者期許年輕一代的學生能熟悉人文與科技等不同領域,成為兩造之間的溝通橋樑。最後,則是中文文獻在光學字元辨識技術(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上的瓶頸,令中文資料不夠齊全。講者則衍伸出「無全文便無法建立資料庫」的迷思,指出研究者仍能透過如詞彙統計分析等方式找出關鍵詞以進行更多的探索,講者以此為例,提醒跳脫既有迷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