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廣冀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劉靜宜(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洪廣冀老師現為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畢業於臺大森林系學士、碩士,後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科學史博士,研究領域為科技與社會、科技史。本次演講透過自身的學習過程說明,當史學與科學結合時,兩者之間互動與交織而成的學科是如何發展至今;並闡釋何謂 「舊環境史」、「新環境史」,兩者之間的差異性為何,又為什麼會出現變化?

首先,洪老師由環境史的發展脈絡開始談起,此領域大約發展於1960-1970年代的環境運動。論述的主軸切合此背景與人文學者對於生態學的理解,定調為「大自然的反動」:由於人類過度使用環境,而造成大自然的反撲。論述的內容也多以生態系、演化、平衡等等的用詞,此為「新」環境史的濫觴。

接下來,洪老師說明生態學的起源與發展,首先從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的畫作引入,老師透過畫作,說明地理大發現擴大了當代歐洲學者對於動、植物的認識。此時候生物學家開始重視命名與分類,透過分類將不同生物之間切出邊界,並觀察其如何相連與循環。而後歐洲的科學革命也進一步影響生物學家的觀點,當代學者提出所謂的「機械論」,認為造物者所創造的自然是一台精密、完美的機械,需要拆開每一個零件以瞭解其運作的方式,即為更細緻的分類。

十九世紀前期,受到浪漫主義的影響,生態學家開始考慮到物種與整體環境的因素,如亞歷山大•馮•洪保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透過野外觀察採集的方式,以整體、全面的方式去面對自然,而非將物種帶回研究室裡面分析。到了十九世紀下半葉時,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提出了著名的演化論,認為自然界的多樣性與新物種的演化是基於有限的資源,彼此互動而生。這樣的概念對生態學與生態學家而言都是相當大的衝擊,也影響到生態學的發展。

扣回前提,洪老師回到所謂的「新環境史」的提出,新環境史做為過去環境史的檢討,開始重視人類與物種與環境、生態的互動,認為生態學不能夠抽離歷史、地理、人文等時空的背景因素,需要將其放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去理解與解釋。在新環境史研究中,研究者必須透過更多面向的論述,以了解不同的群體如何去建構關於社會環境的知識;老師也提醒我們,而現今環境議題的複雜程度,也必須仰賴研究者透過對於史料更全面的檢視,並將之與環境更緊密的結合,方能更為透徹的理解。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