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人:林忻旻(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楊孟軒教授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博士,現任美國密蘇里大學 (University of Missouri)歷史系副教授。專長為集體記憶、創傷記憶、族群和解等內容,《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一書從創傷的角度切入,探討1949年以後來臺的外省移民,其歷史記憶與身份認同的轉變。
演講的開始,楊教授介紹《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的內容是關於大江大海、眷村和老兵的故事,但這些卻又不是本書的重點,在臺灣的外省群體其共同的歷史記憶彷彿只剩下「大江大海、眷村和老兵」,但楊教授強調不是所有的外省人都經歷過1949年的「大撤退」,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老兵、都住過眷村、都是老兵的後代等。因此,楊教授嘗試重新發現不同時代外省群體中的多元創傷經驗與歷史記憶,並以此為基礎接近歷史真相,進而尋找達成和解的可能性。
楊教授用創傷的觀念來呈現「外省群體在臺灣記憶的歷史」,外省群體歷經顛沛流離來到臺灣,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遭到不同的社會創傷,例如對1950年代初來到臺灣的外省人來說,他們從小缺乏教育、又飽受戰亂流離之苦,這是老兵們的第一層創傷經驗;1950年代末期有關抗戰的社會記憶開始產生變化,楊教授以國家檔案管理局的資料為例——1949年11月19日晚間於台南戲院,數名原空軍供應大隊軍士擲手榴彈,並搶劫觀眾財物,最終被判死刑。楊教授提出軍人違法亂紀的例子,並非有意抹黑老兵,而是試圖同理老兵們當年的生活環境,以及當時社會對他們造成的第二層創傷。
接著,楊教授提問到「眷村」、「老兵」與「大江大海」的敘事與軍人搶劫的敘事是否在講同一個歷史時代,如何判斷兩者的真偽?針對這個問題,楊教授的回答是「記憶」會隨著敘事方法的不一樣而產生變化,上述兩則不同的敘事只是顯示了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同面向而已。過去由於政權因素,某些被特定群體傳承的創傷歷史,逐漸被更大群體共同接受、形成集體記憶,但長久研究「記憶的歷史」下,楊教授注意到記憶的延遲性、時代性、選擇性,以及其與政治認同的關係,即使是同一件事,也不會產生全然相同的記憶,而唯有不同的記憶群體之間相互理解,才能真正開啟和解的開端、推進臺灣民主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