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訪談:96級于立宣

如影隨形的人文關懷
96級系友于立宣訪談

  • 訪談/撰稿:張展豪(本系111級)
  • 訪談時間:2022.02.16

受訪者簡介:

于立宣學長,從師大歷史系畢業後,到清大經濟所繼續進修,畢業後從事App程式設計工作,有自製軟體Teleshot超大輸入框,同時也在影音軟體公司撰寫程式。

系友于立宣

 

蜿蜒的學習之路

高中時,歷史老師常提出有趣的議題,讓學長產生新的想法,也開始對歷史感興趣,平時也會閱讀歷史相關的課外讀物,使得對歷史的興趣更加濃厚,經過探索之後,學長發現歷史是自己在社會組的科系裡面,最感興趣的領域,因此,選擇就讀歷史系。

進入歷史系後,雖然學長對歷史很有興趣,但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解讀古文獻時很吃力,但這對於研究歷史而言是很關鍵的能力。另一方面,除了歷史之外,學長其實也對數學、物理等自然學科有興趣,所以也在學校接觸相關課程,同時,接觸到一些經濟學知識。對於歷史,學長比較感興趣的部分是了解近現代社會的發展,因此選擇了另一個社會科學領域──經濟,到研究所繼續鑽研。

學長在大學生涯的早期,就確定自己不想當老師,所以對未來就業方向,有過很多摸索,常常思考要做什麼工作才不會無聊。雖然對經濟學的學問很有興趣,但對銀行工作不太喜歡。在經濟所的訓練中,需要會跑統計,而跑統計就需要寫程式,這時候,學長發現其實自己是可以寫的,開始有未必得延伸主修到工作的想法。

在清大讀研究所時,有時會去育成中心聽發表會,在那裡逐漸認識「新創」,而當時智慧型手機剛問世,大家都在發掘軟體創業的可能性,慢慢地,學長也確定自己程式設計的就業方向。

 

歷史系──啟發的起點

歷史系對學長而言,是一個給他很多啟發的地方。在這裡,學長養成讀書的習慣,產生很多新的想法,且能夠建立自己的知識系統,像是大一的台通,課堂上討論到清朝對台灣態度消極的問題,從帝國治理的角度來看,讓學長對這個議題有更深刻的洞見。此外,學長有到政大聽過薛化元老師的課,在師大也有修過林滿紅老師的課,他們都有談到台灣主權未定論,儘管兩者立場不同,卻對當時的思考模式產生許多碰撞。

歷史系人文關懷的薰陶,直到學長離開歷史領域,仍不斷跟著他。在經濟所進修時,學長深受奧地利學派的吸引和感召。然而,當時主流的經濟研究取向有二,一個是跑統計,產生經濟指標,了解貨幣政策會產生何種結果;另一個是算數學模型,模擬經濟體。奧地利學派則強調回到人的行為,像是人如何做經濟選擇,也更重視個人的自由,因為人不是蔬菜,不是幾條算式就可以表達出來的。

從經濟所畢業之後,學長選擇投身App程式撰寫工作,他發現歷史系的背景,除了讓他在人際互動上更順利,也讓他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會將使用者納入思考,想像產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要使用的,而不只是完成一個交辦任務,排除掉程式設計上的困難而已。

無論是研究或是工作,對人的關懷始終是動力來源,這也是過往深受歷史系陶冶所致。

 

程式設計──點、線、面的連結

學長現於影音軟體公司負責撰寫程式,該軟體以台灣市場營運為主,幾經調整,至今已累積大量的使用者,學長曾參與這個程式最初的設計,中間因為無法接受營運以獲利為導向而離開,因緣際會又再次回到團隊中。

公司曾嘗試推出數位電競平台,學長也參與其中,因為台灣的電競人口規模還不夠大,公司未能設定合適的目標,導致最後結束方案,網站亦於去年底關閉。學長談到此事時說:「常聽人說,新創公司有九成會倒閉,只有一成會活下來,很不幸地,我們並沒有成為那一成。」

除了公司的工作之外,學長也會利用自己的時間自製軟體,「因為想要遠端拍照,卻找不到合適的軟體,所以就自己做做看,就做出了Teleshot這個程式。」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學長使用到某項軟體時,覺得尚有改進的地方,於是嘗試將程式改寫得更人性化,讓使用者有更好的體驗,超大輸入框就是一個例子。自製程式很花時間和心力,因此最近沒有新的作品。

最後,學長談到台灣程式設計的現況,就人才而言,常常聽到新聞說外商會來台灣找軟體人才,因為技術不差,工資又相對便宜;就產品而言,和中國或印度比起來,台灣產品也都有不錯的品質,但目前來沒辦法像美國一樣有深厚的基礎。台灣從業人員,比較在自己的崗位上累積經驗和知識,而不像美國有協會可以串聯彼此,形成一股集體的力量。台灣的老牌和新創公司之間,也存在著斷層,若有整合或合作,或許能創造出更好的產品,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給想要學習寫程式的學弟妹一些建議

如果想要學習寫程式的話,學長建議可以找經典書籍的閱讀清單,雖然現在遇到問題,都可以Google,很快就可以解決問題,找到答案,但網路上的資訊缺乏檢驗,也很難以此建立有脈絡和系統的知識,相較來說,經典書籍經過同儕審查,也將知識作有架構的編排,初學者透過這種方式學習,對寫程式之路會很有幫助。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