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訪談:98級周景培

香江的青燈古佛
98級系友周景培訪談

  • 訪談/撰稿:趙仕桐(本系112級)
  • 訪談時間:2022.01.25

受訪者簡介:

周景培,台北人,98級系友,台大藝術史研究所畢業,現於香港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任助理研究員。慈山寺由李嘉誠基金會出資興建,佛教藝術博物館於2019年正式落成,希望從藝術的角度推廣佛法,使大眾了解並親近慈山寺。搜羅亞洲重要佛教文物為館藏,從貴霜王朝佛像開始,以中國各朝代為主軸擴及亞洲諸國,包含日本、泰國、緬甸之佛像。

周景培於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之啟用儀式

 

歷史系的在學與畢業後

周景培認為自己在歷史系的日子是很愉快的,所以印象不算特別深刻,相對之下,藝史所的日子則顯得格外刻骨銘心。高中本著對人文學科的興趣進入師大歷史系,在學期間曾參加單車社、系壘以及學會活動股等各項活動,也曾於進修推廣學院工讀。課程方面,最令他印象深刻是朱鴻老師的「明清古蹟與文物」,當時也曾在寒暑假跟著朱鴻老師帶隊到中國實地考察,遍覽古蹟建築與文物。親眼所及的實物對當時的他——被訓練以文字研究歷史的學生來說是種震撼,進而激發對於中國古代文物的研究興趣。周景培更近一步指出文物的力量在於,自己能夠親身見證古人千百年前看過的同一件物品,這樣的視覺震撼與感動讓他轉向藝術史研究。

此外,葉高樹老師扎實的清史課程也令學長難以忘懷,而大五實習時也受到他的殷切指導,尤其記得葉老師曾勉勵道:「不論是教檢還是考研,兩樣都要準備好,不好兩個目標都落空,至少要有一樣,這樣才不會浪費這段時間」另外,葉老師在必修課說過:「歷史研究不是在比速度,而是在於累積,研究時要多一點耐心去整理資料。」至今也深刻烙印在學長心中。

周景培在學期間雖然修習教程、通過教檢,也於大直高中完成實習,不過由於自大學期間就對文物特別感興趣,自己對於藝術也甚感興趣,因此決定報考台大、師大與北藝大的藝術史研究所。

但在備考的過程中,他深感自己並未有任何的實際經驗,因此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時並不太順利,雖說台大藝史所原先是從歷史系分家,藝術史與歷史的亦有緊密的連結,但在基礎知識的準備上卻是大相徑庭的。以考試科目為例,考科要求學生掌握藝術史的脈絡;繪畫史、書法史、工藝史等專業科目,都是歷史系學生不曾接觸到的內容,必須要耗費許多的時間去建立基本的學術認知架構。他也大方分享了自己重考台大藝史所三次的經歷,第一年準備不足而未能順利考取,隔年筆試成績雖大為進步,但口試分數並未如預期。之後開始邊重考邊旁聽藝史所課程,試圖向教授證明自己對於藝術史的熱情,最終,於第三年順利考取。

周景培與工作團隊於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合影

 

以物治史

藝術史不僅僅是藝術與歷史的結合,更重視實物與理論的結合。從方法學來說,歷史是先從文字尋找線索,然後再與文物進行對照,不過藝術史卻是顛倒過來的,藝術史是從文物出發、比較不同物件的差異性,包括圖像、風格等,最後才從文獻中找資料。更細部談,研究法可以分為兩大類,首先是風格分析,透過物件製作、樣貌結構等外觀描述分析作品。其次是圖像研究,目的在於探究作品背後的文化意涵,他以自己的研究領域佛教藝術為例,蓮花在印度即代表著潔淨的象徵,進入中國後蓮花被賦予新的意涵,結合化生童子成為吉祥、多子多福等民俗寓意。藝術史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在沒有充分文字資料的情況下(中國除繪畫書法外的作品多為佚名創作),可以根據視覺上的研究判讀,建構出風格演變的脈絡與邏輯,將其排序便可揭櫫流變,填補文獻上缺少的證據。

台大藝史所的學生組成十分多元,周景培那屆就有來自外文系、化學系,以及師大美術系的同學。在比較自己與台大同學的差異性時,意識到自己與他們的起跑點差距頗大,因為台大學生在大學階段便有機會修習藝史所老師所開授的通識課程(註1),使得他們對於藝術史領域已先有基本的認識,而藝術科系出身的學生自然也有相關訓練,相反地,歷史系學生雖對於文獻的掌握度高,但卻容易因為過去所接受的方法學訓練差異,常會被老師提醒應以文物的角度去審視歷史而非以歷史的角去審視文物,換言之,是一種相反的研究邏輯思維。

周景培在藝史所主修佛教藝術、副修亞洲工藝交流史。他對於每堂課的都有不同的回憶,其中又以石守謙老師的「中國美術史中的典範(paradigm)」令人燒腦與回味。該課程主要探討「典範」在藝術史中的出現與變化。某些的典範可能在早期已佚失,如被唐太宗帶入墓中的王羲之《蘭亭序》,但玩味的是為何文人仍執著於琢磨不見真跡的《蘭亭序》摹本呢?究竟如何去認識《蘭亭序》的典範性便是一個有趣的議題。尤其該課程的設計上,揀選許多中國美術的經典作品,例如《女史箴圖》、《瀟湘八景圖》等,每次分配同一件作品的不同段落給選修的學生作討論,每個學生必須輪流發表該作品的「典範性(canon)」(註2)何在,在視覺構成與天馬行空的思索下,成為一個有如腦筋急轉彎般的極致動腦時刻。

至於為什麼選擇較為冷門佛教藝術為主修的專業,則是出於對宗教藝術的興趣,這樣的興趣可以追溯至在歷史系時期修習邱榮裕老師的「文化資產保存與史蹟考察」。當時他以「新莊地藏庵官將首」為報告主題,發現宗教民俗的藝術不單只有形式,還有宗教與信仰的成分深藏其中。而佛教在藝術與文化上的多元性與豐沛的生命力,延續了他在這方面的探索。首先,佛教藝術是為了宗教目的而存在,雖說宗教藝術多是根據經典為依據,但在釋迦牟尼去世後的五百年間是沒有佛像與佛陀形象的描繪,直到犍陀羅貴霜王朝時期才開始出現以釋迦牟尼為形象的佛像。再來,佛經僅以各種的特徵描述釋迦牟尼的形象,使得各地信徒都可以運用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樣貌來形塑佛像。而且佛教的包容性更使其在傳播的過程中,更傾向於融合而非排斥地方原有信仰,進而擴張自己的宗教譜系,這種信仰在地化的過程中不斷在建構新的傳統,不僅給佛教藝術帶來極為豐富的人文面貌,也在亞洲各地展現令人著迷的多元色彩。

 

畢業後的因緣際會

比起可以預知到自己未來的工作選項,周景培更傾向充滿未知與驚喜的選擇,正如同當初沒有選擇走上教職,亦沒有朝向故宮發展。以同屆台大藝史所的同學為例,九個人中就有兩個人到故宮工作,當然也有繼續深造的,更有進入文創產業者。他畢業後先為一位私人藏家整理文物與資料,爾後進入一間小型的拍賣公司,工作從收貨、寫拍賣圖錄到預展佈置,好比台灣其他中小型企業職員,一個人當多個人用。

佛經曾言:「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在機緣巧合之下,因李嘉誠基金會欲建設佛教藝術博物館,且香港的佛教藝術人才稀缺,讓他有機會參與兩年之內從零開始的建造。以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來說,不同於台南奇美博物館自創辦人許文龍先生藏品發展,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從文物購置與博物館的籌建都是從頭做起。文物的購藏都是一項重要工程,市場上購置文物的先決條件,首重品質、保存狀況,其次為代表性、稀缺性,以及流傳過程清晰,以避免購入有爭議的文物。

藉由拍攝文物介紹推廣佛教藝術

除了參與購藏,在博物館的工作內容實主要是佛教藝術推廣、研究工作以及資料整理。佛教藝術的推廣其實並不容易,首先要推廣中國古代藝術已著實困難,再加上一層宗教面紗,雖然可以吸引到信眾的注意,但對更為熟悉西方世界的香港大眾而言,其實是有著陌生的距離感。換言之,在佛教藝術的推廣上,還需要努力重新建構大眾對於佛教藝術的興趣與嶄新的認知。

日常工作留影

自然在異鄉工作,剛來到香港時都有一些需要適應的地方。首先是語言,大家除了平常都以粵語作為溝通媒介外,在同外國學者交流,甚至是內部郵件往來上,則經常使用英文。另一方面,香港的工作節奏較台灣而言更為緊湊,籌備期間通常短暫而且希望很快就能看到結果。當地物價與生活開銷也較台灣而言高,特別是在住房上面,他剛到香港時就曾住過劏房,那是比套房更小的居住空間。

 

給學弟妹的建議

大學時應該多嘗試不同的領域,而不僅局限於讀書,心態與抗壓力也可以更為寬廣,因為未來進入職場甚至是到海外工作會遇到的情況更是五花八門,研究讀書只會是工作的一小部分,更需養成溝通與解決問題的實務能力。以自己的經歷為例,雖然完成修習教程與教檢卻沒有當上老師,但教程對於他在做佛教藝術推廣的部分幫助甚多,讓他可以從設計教案的角度去規劃課程,並透過提問與回饋等技巧提升學員的參與度。

如果未來有興趣選擇進入藝術市場工作,在已具備相關資歷的情況下,門檻或許不算太高,但若有相關專業支撐,則可以有更多就業可能。攻讀藝術史研究所的差異在於,透過系統性的訓練讓人用視覺方式去理解文物,進而事半功倍去看待文物本身的價值,這樣的專業能力也足以廣泛應用在學術研究、博物館工作或是企劃相關藝術與文創專案之上,將史學與藝術的知識落實到更多樣的工作領域中。

註1:按編:在台大系統開辦後,師大學生除了可以修習相關的通識課(雖然可能會被算在自由學分而不是通識學分),也可以跨校申請台大的「亞洲藝術學分學程」,這些都是近幾年來台大系統開辦後才有的資源。資料來源

註2:周景培也指出「典範性」的意義其實頗為寬泛,每個作品的典範性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不過仍可以去觀察其構圖或是文化意涵如何被後代所繼承、轉化。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