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芳上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李姵琪(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呂芳上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史、近代婦女史與中國國民黨史。本次演講主題為七十年來臺灣的民國史研究,呂老師一一梳理民國史研究的發展、轉折,並由自身研究經驗,提出對當前民國史的幾點省思與展望。

呂老師首先由1945年日本赴密蘇里艦受降、紐約林則徐像兩則故事,指出歷史本身即具有不同的立場、角度與看法,不僅止於近代史,乃至所有歷史研究共同的課題,歷史需要不斷重新書寫,毋須固守前人的觀點,而這也正是歷史研究可貴的地方。接著,呂老師由1949年前後兩岸史學研究呈現的巨大分野著手,追溯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近代史學研究的發展。1902年梁啟超倡導「新史學」以來,繼起的學者或著重史觀、或透過對史料與研究方法的關照,致力拓展近代史學。呂老師透過蔣廷黻與羅家倫兩位中國近代史研究先驅者的史學立場、理念和具體行動,說明此一時期學者對近代史的思考與詮釋,以及背後所涉及的學術派系與傳承。

1949年後,史觀派在中國大陸掛帥,史料派則於臺灣持續發展。研究院遷臺後,作為臺灣最早專以近代歷史為研究領域的學術機構——近代史研究所,其成立經過一番波折,反對者多以「近代史不算歷史」、「朝代亡了以後才修前代的歷史」論述。然而,在戰後意識形態與冷戰格局下,美國學圈開始浮現「為何國民黨會於中國失敗?」的探問,影響其對於民國史研究的關注,希望透過在臺的中國近代史研究機,作為冷戰時期瞭解中國情勢的窗口。在近代史學者的努力與美方支持下,近史所於1955年成立籌備處,至1965年正式設所,由蔣廷黻與羅家倫的學術繼承者郭廷以出掌,並發展為一重要學門。1950年代,臺灣近代史研究受到中國大陸影響甚深,各學術、史政單位多由戰後中國來臺學者出任,因此延續中國歷史研究的學風。

迨至1960、70年代,第二代人才自西方歸國,引進許多重要社會科學理論,以西方現代化理論詮釋中國近代史,遂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此外,在當時肅殺的政治氛圍下,學術自由受到一定約束,中國近代史等同於國民革命史,而國民革命史又等同於國民黨史,國民革命史觀便成了臺灣官方近代史的論述主軸。然而,同一時期臺灣的史政機構(如黨史會、國史館、史政局)亦逐步開放資料,促使黨史學術化,以中華民國史為內容的研究成果得以陸續展現,並開始打破「後朝人修前朝史」的觀念。

對於1980年代至今的研究發展,呂老師認為中國近代史研究面臨幾項挑戰。首先,隨1987年解嚴、黨國體制不再,開始出現反彈史學、平反史學、本土史學等新面向的近代歷史著作;其次,近年臺灣史學界關注「新文化史」研究,一定程度擴展近代史研究的領域,而檔案豐富且使用便利的政治、軍事、外交史卻顯得弱勢;再者,過去近代史研究以1949年為下限,而少對二十世紀下半葉歷史的討論,相關研究成果多為社會科學界所有;最後,則是來自中國大陸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

演講尾聲,呂老師歸納本次演講所呈現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印象,並指出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所持續探尋的「中國往何處去?」此一叩問也正呼應早期臺灣研究機構,以及研究社群對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基本關懷。由此延伸尚可繼續討論與開展的研究議題,加以借鏡「新文化史」書寫,皆有助於為民國史研究開啟更多可能性。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