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訪談:蘇瑞鏘老師

戰後臺灣史的異類閱讀之旅
蘇瑞鏘老師專訪

  • 訪談/撰稿:施翔耀(本系110級系友)、施銘彥(本系大學部三年級)
  • 訪談時間:2021.03.30

受訪者簡介:

蘇瑞鏘老師,臺灣臺中市人,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教於臺中明道中學與彰化高中,目前任教於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蘇老師的研究專長為戰後臺灣史,特別是國家暴力、民主運動與自由主義思想的研究。著有《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稻鄉,2005)、《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前衛,2008)、《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稻鄉,2014)、《石錫勳及其時代──1950、60年代臺灣反對菁英的選舉批判、民主參與及政治受難》(稻鄉,2020)等學術專書,以及學術論文數十篇。

蘇老師與同學合影(左起施翔耀、蘇瑞鏘、施銘彥、陳質方(本系105級系友)、林聖昌(彰化高中校友),2021.03.30攝於丹堤咖啡和平敦南店)

中學時代異類閱讀的知識啟蒙

蘇老師對歷史、特別對戰後臺灣史萌生高度的興趣,緣於高二那一年(1984、85年間)接觸到李敖所寫的《千秋評論》等異議書刊。早年李敖的著作對黨國威權與中國文化的批判,都讓青少年時期的蘇老師眼界大開,進而擴大閱讀範圍。特別對當時教科書不寫、老師也不講的黨外異議書刊大感興趣,經常讀到廢寢忘食。

當時臺灣尚未解嚴,這類書刊多半是禁書,後來被父親發現並沒收,因為憂心閱讀這類書刊會進監牢。蘇老師說,當時無法體會父親的心情,後來才逐漸了解,那還是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所說的「老大哥正在看著你」的時代。往後數十年間,蘇老師熱衷於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研究,除了回答自己自青少年時期經由閱讀禁書所產生的歷史疑惑,更在思索父執輩「人人心中有個小警總」的歷史形成過程。

在大量閱讀政治與文化的異議/異類書刊後,蘇老師也開始發表研讀心得,高三那年(1986年)就在校刊發表文章評論陳序經主張全盤西化的經典之作《中國文化的出路》,同一年也在黨外雜誌發表政論。因為閱讀禁書而愛上歷史,這是蘇老師後來之所以選擇就讀歷史系的主要原因。

從輔大到師大

1988年進入輔大歷史系後,當時系上的課程多為西洋史和中國史,但蘇老師仍從莊尚武、尹章義等老師的課堂上或課後獲得不少臺灣史的知識。此外,大三那年,他在謝國興老師講授的中國現代史課程裡,寫了一篇以《自由中國》雜誌為題的學期報告,日後成為他撰寫碩士論文的重要知識基礎。

1992年蘇老師大學畢業後投考碩士班,該年除了考上臺師大歷史所,亦錄取清華大學與中正大學等校的歷史所。當時蘇老師選擇臺師大,實有諸多考量。一方面,當時臺師大是少數有提供非公費研究生選修教育學程的大學,可取得未來任教中學的資格。另一方面,由於蘇老師對戰後臺灣史較有興趣,臺師大的相關師資比較多。再者,就地點而言,臺北是蘇老師比較熟悉且學術資源相對豐富的地方。此外,蘇老師當時以榜首考進臺師大,每月能領取一萬二千元獎學金,可減輕在臺北求學的經濟負擔。基於上述主客觀條件的考量,蘇老師最後選擇就讀臺師大。

師友雜憶

蘇老師記得師大歷史所碩士班該屆的招生名額是20人,但可能因國文與英文考試門檻偏高等因素,實際上只錄取11人(名單詳下),目前在系上任教的陳健文老師即是蘇老師的同班同學。此外,目前也在系上任教的葉高樹老師與石蘭梅老師,當時都是系所助教,常協助大家解決問題。當時所上的學長姐與學弟妹們,不論在課堂上或是研究室裡,大家的知識互動都相當熱絡,相處也都很融洽,畢業後也常相互幫忙。

師大歷史所的同學們(1992年度通訊錄的封面與部分內容剪影)

進到師大之後的第一年,蘇老師曾選修賴澤涵老師所講授的「中國社會史研究」與「近代歐洲社會史研究」。賴老師很關心學生,也很尊重學生的想法;加以當時賴老師正在進行二二八事件的研究,蘇老師想研究的「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一樣是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範疇;因此,後來就請賴老師擔任他的指導教授。

碩一還必修「歷史教育研究」,當年由李國祁老師講授。蘇老師上學期寫了一篇探討高中歷史課本當中關於中國先秦儒家思想的學期報告,想不到二十年後當他參與編寫高中歷史教科書時,就曾撰寫中國思想史的教材,早年李老師課堂上的訓練頗有助益。下學期的報告則是寫了〈高職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社會科學概論」本國歷史部分之檢討──配合「臺北市公立高職歷史科教學情況之問卷調查」的考察〉,這篇報告還被李老師推薦到《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刊登(1994年2月號),成為蘇老師首篇刊載於學術期刊上的論文。

此外,碩一上學期蘇老師也選修李國祁老師的「臺灣史研究」。蘇老師記得當時選課學生並不多(好像僅有他與鄭政誠學長兩人),加上耳聞李老師以嚴格著稱,一開始相當緊張;或許因為擔心表現不好可能被斥責,上課和報告都特別用心。此時延續早年閱讀李敖文化論述的關注,期末寫了一篇討論1950年代後期《自由中國》與《民主評論》文化論戰的學期報告;將近二十年後,蘇老師由該報告進一步發展成〈《民主評論》的新儒家與《自由中國》的自由主義者關係變化初探──以徐復觀與殷海光為中心的討論〉的長篇論文,刊登在《思與言》(2011年3月號)上面。

碩一那一年,蘇老師還選修張玉法老師講授的「中國現代史研究」。當年(1992年)張老師剛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中國現代史領域令人仰望的權威學者。印象中張老師講課時相當重視史料基礎與史實的闡明,頗能讓人感受到「南港學派」的風采。而在講完課後的討論時間,張老師又能精準掌握同學們的問題,常能提供引人深思的觀點。上下學期的期末報告,蘇老師分別撰寫關於《自由中國》及《美麗島》兩本雜誌的研究,對往後研究臺灣民主運動史奠下重要基礎。蘇老師還記得,當時透過張老師的介紹,得以認識前《自由中國》雜誌社的經理馬之驌先生;往後在研究雷震與「中國民主黨」的過程中,馬先生提供很多協助。

碩一下學期蘇老師也選修過林明德老師講授的「近代日本外交史研究」,他還記得當時選修這門課的同學對臺灣史多有高度的興趣,課堂上常跟林老師討論臺灣史的問題,到後來這門課多在討論臺灣史。蘇老師表示,將近三十年後的今天,日本外交史的內容多已淡忘,卻還記得林老師跟大家討論臺灣史、特別是閱讀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的往事。

到了碩二,「歷史學研究法」是必修課,由林麗月老師講授。蘇老師上學期針對一本研究《自由中國》雜誌的碩論寫了一篇書評,學習如何扮演好學術評論者的角色。下學期則針對「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寫了一篇研究回顧,由此體認到研究回顧的重要性。今天蘇老師在大學任教,總會不斷提醒學生要學習當一位好的評論者,撰寫論文時也要認真回顧前人相關研究的成果。

碩二那年,蘇老師也曾選修鄧元忠老師講授的「西洋文化史研究」。他在上學期的報告分析了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的自由思想,對往後從事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的研究頗有助益。下學期的報告則是探討年鑑學派大師布勞岱(Fernand Braudel)的史學思想,對他日後詮釋歷史議題的視角亦有啟發。另外,透過本課程的修習,對思想文化史的知識範疇有更深的認識。後來蘇老師在大學兼課時曾講授「當代思維與視野」、「人物‧意象‧歷史思維」、「時間.空間.多元文化」、「文明史」與「文明變遷」;到國北教大專任後也講授「臺灣文化史」,並申請開設「臺灣思想史專題」。上述碩士班時代的種種知識薰陶,都有助於日後的教學活動。

師大歷史所的師長們(1994年度通訊錄的封面與部分內容剪影)

碩士論文

蘇老師用兩年將學分修完後,碩三那年則全心撰寫碩士論文。此時他選擇以〈「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之研究〉作為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其實,這個構想源自中學時代閱讀禁書的啟發,前已詳述。

撰寫這個主題的碩論,當時蘇老師至少面對兩個難題。首先,就學術層面而言,當時該主題的相關史料不多,前行研究成果尤其不足。另外,就時代氛圍而言,1990年代前期的臺灣,民主與威權兩股勢力還在拉扯,此時撰寫反對運動(組黨)與白色恐怖(雷震案)的歷史,多少令他擔心能否順利畢業。所幸有賴老師的大力支持,以及許多師長、前輩、友人的幫忙,加上蘇老師自覺必須更加努力,以較佳的研究成果取得學界的肯定,最後以不算太低的89分成績通過論文口試,順利取得碩士學位。

口試當天,除指導教授賴澤涵老師,另外兩位口試委員是王世慶老師與王啟宗老師,他們都提供許多剴切的建議。蘇老師還記得當時曾赴臺北縣樹林鎮,將碩士論文送給王世慶老師,王老師殷殷關懷之情,一直令蘇老師感念在心。王啟宗老師很仔細看論文,甚至連一些錯別字都幫忙挑出來,也令人感動。當時三位老師都很認真地提出關鍵性的問題,有所指正也不會讓人覺得難堪。如今蘇老師每次在口試研究生時,常會想起當年這幾位老師的善意鞭策,而期許自己也能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學生。

蘇老師碩士論文口試資料、蘇老師碩士照

 

十年後(2005年)蘇老師修改了碩士論文,由稻鄉出版社出版了《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一書,並收入國立編譯館主編的叢書當中,這也是蘇老師的第一本學術專書的出版。

投身教職與赴政大攻讀博士

1995年蘇老師自師大歷史所畢業,服完兵役後,1997年便回到家鄉臺中的明道中學任教,1999年轉至彰化高中服務,接著結婚成家、子女出世。直到2003年,當工作與家庭都穩定下來後,蘇老師才報考博士班。該年他順利考上政治大學和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的博士班,考量到臺北的環境較為熟悉、文獻資源也較為豐富,最終選擇就讀政大。

就讀博士班期間,除了完成多篇學術論文,更在2008年出版了《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的學術傳記。傅正是1950年代《自由中國》雜誌社的編輯、「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的參與者、雷震案當中的受難者;到了1980年代還第二度參與組黨,是民進黨的創黨元老。本書的撰寫,是蘇老師延續碩士論文研究旨趣的成果。該書出版後,蘇老師接著全力撰寫博士論文。

蘇老師的博士論文是關於戰後臺灣白色恐怖的研究,此一構想也是延續碩士論文當中對雷震案(白色恐怖的指標性案件)的討論,進一步擴大發展而成。在薛化元老師的指導下,2010年他以〈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1949-1992)〉為題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持續修改博士論文,2014年出版《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一書。

轉赴大學任教

博士班畢業後,蘇老師除繼續在彰化高中專任,也開始在中臺科技大學與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課。2017年離開彰化高中,轉赴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任教。雖有幸能進入國北教大任教,但每當想到這是臺灣史權威學者李筱峰老師(他也是師大歷史所畢業)退休後所留下來的職缺,蘇老師的內心一直深感惶恐,常提醒自己要加倍努力。

近年來蘇老師的研究仍延續戰後臺灣政治史的主題,並逐漸擴大與延伸研究範疇,2020年剛出版《石錫勳及其時代──1950、60年代臺灣反對菁英的選舉批判、民主參與及政治受難》。目前的研究計畫,則聚焦在不同時期民主運動的比較,以及朝野間的政治溝通。

蘇老師對戰後臺灣史研究的長期投入,雖緣起於中學時代異類閱讀的知識啟蒙,研究能力卻是奠基於大學、碩士、博士等不同階段的學術訓練。其中,早年在師大歷史所嚴謹的學術訓練,影響蘇老師日後的研究至為深遠,一直令他深深感念。

給同學們的建議

對於大學畢業後考慮繼續升學的同學,蘇老師建議應先評估自己的興趣與天賦是否適合從事該領域的學術研究,再來考量現實的「出路」問題。只要是選擇符合自己興趣與天賦的學科,即使再怎麼「冷門」,當你內心是熾熱的,就能全力以赴,未來在這個領域比較容易出類拔萃,自然就會有較好的「出路」。

對於決定報考歷史研究所的同學,蘇老師也有他個人的期待。他說,就時間與空間座標來看,戰後臺灣史是與我們最接近的領域,與現實的連結最強,理應有許多學術工作者投入該領域的研究。然而,過去長期戒嚴的政治氛圍,臺灣史研究被視為「險學」,戰後臺灣史研究更是動輒得咎。另外,過去史學界有不少人忽視臺灣史研究,並以時代太近無法客觀為由排斥當代史研究。由於上述這些政治上的束縛與學術上的偏見,導致戒嚴時期的戰後臺灣史研究幾乎乏人問津,更不用說是戰後臺灣的政治史、乃至民主運動史的研究。然而,隨著時代與觀念的變遷,今天這些政治上束縛與學術上的偏見已逐漸消退,期待未來有更多同學能投入戰後臺灣史的研究行列。

*本訪問稿承蒙蘇瑞鏘老師修改,特此致謝。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