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的展示
99級系友郭懿萱訪談
- 訪談/撰稿:黃律幃(本系碩士班二年級)
- 訪談時間:2021.01.26
受訪者簡介:
郭懿萱,新竹人,師大歷史99級,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日本九州大學美術史博士課程。現在任職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曾任職於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為現在正在南美館展出「凝視的刻線-2021陳正雄個展」、「手心的對話-潘元石雕版印刷教學特展」的策展人。過去於南美館策畫「仁者行藝-許武勇百歲紀念展」、「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也曾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臺灣製造.製造臺灣」以及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的策展。
受訪系友郭懿萱與黃律幃
2020 年底至今年初,北師美術館有一檔備受矚目的展覽「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該展覽由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支持,並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顏娟英教授為首,聯合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相關學者的研究團隊,而其中包含一位本系系友,她是99級的郭懿萱。
郭懿萱自小對於社會學科有憧憬,國中時期特別喜歡聽歷史老師講故事,因此啟蒙她對歷史這門學科的興趣。雖然曾受到《達文西密碼》、木乃伊和古墓探險等影集的吸引,考慮以考古學為人生志願之一,但也因為對考古學有種不熟悉的陌生感,加上考古學需要學習化學方面的知識,所以升大學時還是決定選擇最熟悉的歷史,也很幸運地進入師大歷史系就讀。
進入歷史系後,課程內容多是帝王將相的歷史、制度史和戰爭史,這些歷史皆可透過文字史料來推論和證明,促使郭懿萱嘗試以其他角度去看待歷史的想像——利用圖像或器物來敘述歷史。透過圖像或器物呈現歷史更貼近一般大眾的生活,而且圖像或器物也是真正經歷過這些「歷史」後留下來的東西,它們反倒是某個時代的見證者,這也是選擇攻讀藝術史的契機。藝史所的課程著重於作品,師生間會一直探討作品風格、形成原因,以及作品與時代背景的關係。時代背景對於一位歷史系畢業生還能應付,但是風格分析和形成原因,必須透過自己的雙眼觀看和感受,成為跨域的最大挑戰,卻也有感於認識藝術不能只是「看」,而必須要「觀察」。
史學研究的滋養
在師大歷史系就讀期間,最讓郭懿萱印象深刻的課是楊彥彬老師的「啟蒙運動史」和「歐洲近代史」。這兩堂課讓她知道年鑑學派怎麼把他們的研究方法用在歷史研究上,展現年鑑學派不同於史學導論和史學方法裡的敘述。在「啟蒙運動史」這堂課中,她發現年鑑學派如何討論「黑死病源自於串聯世界各地的貿易商船上的老鼠」,這樣的敘述就如同蝴蝶效應般,讓來自亞洲的老鼠登陸歐洲後,導致黑死病在歐洲引爆。自年鑑學派對於黑死病發生這一連串事件的詮釋,可發現如果要研究一個歷史事件,不能只是研究單一的區域,而要將整個大環境納入這個歷史事件來討論。這個經驗也讓她移植到自己看待臺灣美術史的方式,舉例來說,臺灣的西洋美術自日本殖民時期萌芽,而日本尚領有朝鮮和滿洲等地,因此,我們可以比較日本各個殖民地——朝鮮、臺灣、滿洲,以及日本國內有關西洋美術的發展,也可以比較朝鮮、滿州、臺灣和日本國內在畫家的培育上有哪些不同的做法,這樣才能彰顯臺灣西洋美術的獨特性。
研究所時期,雖然從師大歷史系轉換跑道到臺大藝術史研究所就讀,但是「藝術史」對於她而言仍是一門人文學科,因為藝術史的最終關懷仍是「歷史」,看似很大的轉變,其實仍是在「歷史」領域專研。在師大歷史系獲得紮實的研究法訓練,除了帶給她豐富的背景知識外,也增強論說文寫作的能力。此外,自教育學程習得教學引導、課程設計與與實務實習等經驗,有助於日後擔任教學助理時,有效地帶領學弟妹討論藝術史議題。很難想像的是,教育學程也對於美術館的工作上有所助益,由於美術館需要招募志工協助展場運作,包含導覽與秩序維護等,而郭懿萱的其中一項業務便是教育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由於展覽的性質與媒材多樣化,而這些複雜的媒材並非每位志工都認識或感興趣,為了讓這些志工認識各檔展覽的元素,並引發他們對於這些媒材的興趣,當年教程所學即有用武之地。透過這個例子,她想告訴學弟妹不要輕易對一件事情下定論,別急著抗拒或是否定某些選項,因為你/妳不會知道這件事情在人生道路上將會有何種正向的反饋。
相談甚歡的倆人
當歷史離開文字,進入展場
一般人認為讀師大以後就是去當老師,但我們從郭懿萱的經歷卻看到她選擇去臺大就讀藝術史研究所,企圖用「非文字」的媒介,以「器物」或是「圖像」的方式將歷史學呈現給人們認識,甚至直接把自己奉獻給臺灣美術史。她會選擇以美術館作為教育人們屬於臺灣的歷史,則是因為她在師大附中實習的經驗以及自己本身的學習歷程。她發現學校教育裡,總會發生因為升學的需要,而把學生不喜歡的領域強加在學生的身上。這樣的矛盾讓她發現美術館是個可以用最親民的方式,介紹大家屬於自己歷史的場所。這個方式不再藉由生硬的文字,而是用圖像或器物來吸引人們。相較於臺灣教育為了應付考試而背誦,大眾主動進入美術館,並透過展覽把與美術相關的歷史故事傳達出去的效果,反而讓大眾更能接受這些歷史知識。
她也分享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團隊裡的故事,當初會有這個展覽出現,是因為她們發現生長在臺灣的人民對於滋養自己長大的這塊叫臺灣的土地上,所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非常陌生。以美術史為例,臺灣的民眾可以侃侃而談中國的張大千,西方的畢卡索等等這些名人畫家,但卻說不出臺灣有哪些藝術家。甚至在陳澄波的畫作遭竊時,還有新聞報導陳澄波得知自己的畫作被偷竊的事情十分緊張,但對臺灣美術史有概念的人都知道這位畫家是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因此,該團隊想藉由這個展覽來告訴臺灣大眾不能忽略屬於臺灣的美術史。其實,早在日本殖民時期,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等人就將西洋美術帶進臺灣,對當時的臺灣人造成深刻影響。當時有許多臺灣籍畫家前仆後繼到日本、法國學美術,有些還在日本或法國當地獲得許多獎項呢!
郭懿萱想藉由她的人生經歷告訴學弟妹,一定要找到自己有熱情的事去做,因為熱情可以讓你/妳不管覺得再累,都可以使命必達地去完成。而且,千萬不要害怕改變。你/妳怎麼知道改變過後不會是一個好的開始?最後,適時離開舒適圈。如果說生活在安穩的舒適圈中還是對這樣的生活有怨言,或是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痛苦,那還算是舒適圈嗎?即便感到迷茫也千萬不可以放棄人生,更不要預設改變的結果,因為改變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