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平次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賴廷威(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祝平次教授現服務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專長為宋明理學、儒家倫理學以及數位人文。求學時,高中原是理工組,大學時期則從機械系轉到中文系就讀。博士班階段赴美求學,論文以宋代理學如何在歷史脈絡中興起為主題。回台任教後,起初教導宋明理學以及中國思想史,同時延續著博論的研究主題。於 2011 年出國進修時,開始注意到數位人文的發展,將一部分的研究重心擺在對數位人文的理解,本次演講便是談論關於數位工具跟文史研究之間的關係。

為甚麼要有數位人文?在文史研究的過程來看,研究者從問題的發想、資料的蒐集以及論點的產生,針對同個研究對象的資料往往是相同的,但是不同學者所導出的論點卻是有所不同,這也是學界之間爭論的重點。而最好的處理方式即是回到資料,重新進行討論。在過往的訓練上,研究者就是在不斷地閱讀、思考與比對資料,試圖將資料完全剖析。然而,透過數位人文工具,研究者得以快速地處理大量資料,進而回到研究流程,得以運用資料加強論證。

祝教授認為數位人文有趣的地方在於,研究者透過新的研究手段,更完整掌握資料,或者是產生不同的想法,甚至動搖自己對於論點的堅持。數位人文並非只是大數據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數位人文的訓練,進而鞏固傳統的人文研究。

在研究上,數位工具即是利用電腦的特點——重複做相同的事、重複幾乎相同的事、重複相似的事,來鞏固傳統的人文研究。透過這個特性,我們可以減少研究時間進而提升效率。其次,在計量上,資料的量化可以透過電腦處理,使得數據更趨精準。再者,透過數位工具並且配合人文素養,資料之間的串聯會更有效率。舉例來說,人群關係網絡的研究即是如此,透過數位工具,將關係網絡視覺化後,使得資料更為直觀。

但是,數位工具並不單只有一種,祝教授以「海綿與鐵鎚」做為比喻,面對不同的課題時,所運用的工具有所不同。從檢索、整理、標記、比對到串聯,各式各樣的工具輔助研究者進行研究。祝教授透過不同的案例使得與會者能夠直觀地理解,該如何運用這些工具。比如說資料的「風格分析」,以電腦分類大量語彙,進而分析出資料的時空性質,進而判斷資料的真偽性等等。

演講接近尾聲時,與會同學提問:「傳統研究上的突破會不會反駁數位工具的結果?」祝教授認為這跟傳統研究會面臨的問題一樣,舊的研究成果常常會被新的研究成果修正,而數位工具的好處在於重做的速度相對來講比較快,而且可以把新的成果建置在數位工具裏,例如資料庫的更新。最後,祝教授提到數位工具在現代生活種種方面的使用已經是現代生活的事實。人文學者雖然看似在研究過去,但研究的對象其實就是「人」,如果要研究現代人的歷史,缺乏對於數位工具的理解就比較難以進行。而且學習這些工具之後,跨領域研究或與其它領域學者合作的可能性就可以大幅提升。總結地說,人文學者的使命就是盡一切可能做好研究,數位工具帶給我們不少新的可能性,也值得我們去嘗試。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