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敏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李姵琪(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孫慧敏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其研究領域主要為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法制史、教育史。本次演講主題是以孫老師近年研究的《良友》畫報、《上海指南》、《中國名人錄》三類出版物為中心,介紹資料的搜尋、閱讀與研究問題的提出方式。

孫老師指出,畫報、指南與名人錄皆為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新出現的出版品,且三者視覺上皆可見中、英文並陳的模樣,顯示其為中外交流的產物。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此三類出版物在中外交流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它們又反映哪些中外交流的方式?

孫老師首先從《良友》(1926-1945)畫報談起,透過該畫報第四任編輯馬國亮對該刊物的定位,以及畫報的版式與內容,揭示《良友》的西方淵源。接著,孫老師談到《上海指南》(初發行於1909年),從該書條目體例、對於上海各街道地點的描述方式,到地名指引之「文字地圖」所見,可發現其編纂既有美國前例,也有日本前例。再來,孫老師談及《中國名人錄》(Who’s Who in China,初發行於1919年)的出版與名人錄這一文體的沿革。值得注意的是,從對收錄人物的稱呼變化(自leaders改稱best known,其後又改為chinese),可看出《中國名人錄》編纂者盡量避免給予評價,一方面是受到中國不為生者寫傳的傳統影響,另方面則因該書出版之際,中國處於政治動盪劇烈時期,出版物的立場問題格外敏感。同時,由收入人物的排序,可發現儘管由美國人編纂,卻未必依照英、美體例,這也顯示在中外交流過程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接著,孫老師分從《良友》畫報的讀者研究、《上海指南》地名表的史料價值、名人錄裡的玄機著手,分享研究視角與方法。

過去學界對《良友》的研究已有豐碩成果,孫老師的探討則針對前人較少關注的讀者接收面。透過與同時期各畫報的比較,指出《良友》價格較低、以圖片為主,得以從當時的畫報潮中脫穎而出,成為具吸引力的訂閱選擇。孫老師梳理畫報不同時期讀者訊息,發現許多皆與畫報創辦人伍聯德有地緣關係,他們多為青年學生,不但討論文字,更關注圖像。透過GIS方法,將統計數據放入地圖,則可看到1930年代,《良友》畫報的讀者分布、增長,呈現以攝影愛好者為核心的網絡。讀者重視圖像細節,對畫報有著真實且美觀的要求,呈現讀者在閱讀之外將《良友》用於欣賞、觀摩、臨摹、收藏、裝飾、轉載等各式用途。

孫老師針對《上海指南》中〈地名表〉1912、1922、1930年版,與〈北市略圖〉(北市:即英租界)對照,依收錄道路分類。透過各年收錄的主要幹道、次要巷道,以及掌握里弄的數量與其在租界/華界的比例,可看出編纂者從最初以租界為中心,轉而注意華界,反映《上海指南》對華人需求的重視。最後,孫老師分別以《中國名人錄》第一版(1919)、《中國革命名人傳》(1928)、《海上名人傳》(1930)、《現代實業家》(1935)、《上海工商名人錄》(1936)為例,說明研究方法。以《中國革命名人傳》而言,該書收錄人物呈現以馮玉祥等為中心的網絡,然這一網絡幾乎不見李宗仁等當權者。由於該書發行係由人物自行投稿,從關係圖來看,可發現投稿者主要為不當權人士。《海上名人傳》、《現代實業家》與《上海工商名人錄》方面,孫老師透過對收錄人物生年資訊的比較分析、搜尋《申報》對該些人物的報導資料並進行分類,以及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指出1930年代上海名人、重要人物呈現世代交替、新貴竄起的樣態,並揭示——透過數位人文工具所窺得的面向,與純粹歸納文字資料得出的資訊(如學歷、現職)有所差異。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