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瑞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廖梅惠(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郭安瑞(Andrea S. Goldman)教授現任教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專攻清代與民國初年社會文化史,其著作Opera and the City: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Beijing, 1770-1900獲得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書獎,中譯本《文化中的政治:戲曲表演與清都社會》於2018年出版。該書採用戲曲史、都市史與社會性別史的研究視野,透過微觀角度考察清都的戲曲表演,研究近代社會文化與政治的轉變。本次演講即以該書第四章〈訴苦劇及其性別傾向〉為主軸。

由於18、19世紀的北京戲園很少演出全本,原來故事情節的意蘊,隨舞台搬演的摘選產生變化,藉由實演版本可以了解觀眾的喜好。除了關注實演的內容以外,也需注意實演中被刪去的部分。以《翡翠園》為例,講者說明她如何透過考察實演版本,以及觀看者紀錄(如《觀劇日記》)、文人的品評(花譜)等等進行研究。

講者指出實演版本中戲曲的傳統大團圓結局往往被抹去,結束於女主角趙翠兒哭訴母親遭冤殺而死的情節。翠兒的淚水激起觀眾的同情心,此種傷感遂成為傾訴不滿社會的方式,並且提供觀眾超脫社會的樂趣。但此種傷感又非指涉特定對象,戲劇的針砭對象模糊,使得不同觀眾都可各取所需。

此外,京城戲院的訴苦劇節選本,怨憤式感傷常是女性化的,乃是承繼晚明對純正女性的癡迷,以及久遠的中國文學傳統:用女子哭訴默默表達政治控訴。男扮女裝的旦角恰能達到此種效果,並且格外性感。旦角的性感與其中傳達的控訴,使得戲園中娛樂與社會批評同時並存而不相悖。

從結局的表現不同,也反映了皇室與平民的差異。觀眾偶爾能見到的大團圓結局多是翠兒與舒芬成親,不用與其他女人分享同一丈夫的情節,但為清皇室所寫的演出版本中仍保有原本傳奇一男配上二女的婚姻模式,說明了清朝皇室讚賞較保守的社會價值觀。而喜慶結局常被抹去,可見商業性的崑劇觀眾寧看哭訴冤屈的劇情,或選擇對下人洗刷冤屈並成功討還血債而感到歡快。

透過戲曲,可見明代的某些精神還遺存在清代。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中葉,此段崑劇商業化的興盛時期,「傷感與愛情」這組晚明社會與政治批判性反思的議題仍在,只是由劇本轉向舞台,向下擴散到中層城市居民。雖然晚明的尖銳社會批評有時被清代商業戲班轉為平庸感傷,但此時期舞台上的訴苦劇仍代表一種新型的傷感性針砭,事實上,明代的感性思維不過以轉換的型態留在清代的訴苦劇中。

最後,講者說明國家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聯。在清代,上層確實被政治力量管控,但有些地方是國家機器無法控制之處,18、19世紀的戲園正是如此。演出稍縱即逝的性質、表演的靈活性等等,都使清代北京戲園得以躲避審查,公開地表達傷感性針砭。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