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想像的邊界」研討會紀要(11/28)

第三屆「跨越想像的邊界:族群.禮法.社會」學術研討會 第二天
【舉辦日期、舉辦時間】2020年 11 月 28日 09:00 至 17:00
【舉辦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B1 樓 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協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中心

紀要:楊鈞量(本系碩士班學生)

【專題演講】09:50-10:40

講題:近代日本學術與殖民地:以日治時期來臺學者專家為例

主持人黃秀政:「我也比照剛才的影片自我介紹,我是1987年博士班畢業,我是黃秀政,學長學姊學弟學妹,大家好。我大學是1971年畢業,我們那屆有很多傑出的同學留在師大歷史系服務,像林麗月、劉德美、溫振華、陳豐祥,我第五名,所以到中部去混一口飯吃。我們今天的第一場專題演講由吳文星教授進行演講,還在職的教授我不敢說,但是吳文星教授一定是我們退休教授的楷模,今天要發表的內容是他多年耕耘的研究領域。」

講者吳文星: 「各位同學學長學弟,大家早安。受西方先進國家殖民經驗之影響,日本學界普遍認為臺灣之自然和人文亟待徹底調查,日本中央或臺灣當局主動邀請專家學者來臺進行調查研究。臺灣總督府與學者、專家的關係究竟如何?有哪些學者、專家參與臺灣殖民地之經營?其角色和地位為何?其調查研究有何成果和特色?這些成果對臺灣殖民地經營有何作用和影響?這些成果對近代日本學術發展有何影響?

東京帝國大學師生應聘為總督府職司調查、規劃、顧問之官員或應日本中央或臺灣當局短期約聘從事特殊調查,例如:1896.10東京帝大工科大學教授中澤岩太(1858-1943)、的場中(1856-1933)分別獲聘為工業調查囑託、礦業調查囑託;1896.11東京帝大醫科大學教授、細菌學權威緒方正規、病理解剖學講座教授山極勝三郎,來臺調查黑死病。此外還有東京帝大自行派遣師生來臺從事調查研究,或是學者本身因興趣主動申請或自費來臺。臺灣成為該校師生的新學術領域,其研究業績可觀,形成值得重視的「東京帝國大學臺灣學」,為近代日本學術發展重要的一環,也為近代臺灣學術發展奠定良基。該校師生的調查研究成果對總督府各項施政或計畫的展開頗有幫助。學術界與殖民統治當局從日治初期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為日本治臺不容忽視的特色之一。

1898年,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本著「生物學原理」,展開有計畫、有系統、有組織、大規模的調查事業,1901年4月正式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後藤新平自任會長,事務所設於京都帝國大學法科大學內,由法科大學長行政法教授織田萬負責;同時,京都帝大法科大學教職員陸續被延攬參與該會。完成《臺灣私法》、《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清國行政法》、《調查經濟資料報告》、《蕃族調查報告書》、《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臺灣蕃族慣習研究》、森丑之助(1877-1926)編纂《臺灣蕃族志》、《臺灣蕃族圖譜》第1、2卷(1915)等書,均是人類學調查研究之成果,不但具有民族誌宏遠的規模,而且也是人類學對世界少數民族進行基礎調查的創舉。

臺灣舊慣調查事業進行過程中,京都帝大長期是舊慣調查會所屬部門之辦公處所。京都帝大之師生,尤其不少公、私法學及史學居代表性地位的學者獲得延攬,積極地參與,並扮演重要的角色。調查成果具學術性、權威性,不僅可充分作為殖民政府立法和施政的依據,並成為學術研究重要的素材。當日本擴張勢力至朝鮮、中國東北、華北等地時,無不以台灣舊慣調查經驗為藍本,展開朝鮮、滿州舊慣調查及華北農村慣行調查等,不少京都帝大師生獲延攬繼續參與調查工作。

札幌農學校為近代日本高等農業教育機關的嚆矢之一,其畢業生前往殖民地發展為一大特色。1895年臺灣總督府成立之初,札幌農學校師生紛紛以總督府農業專家身分來臺。日治50年間札幌系畢業生擔任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專賣局等部門的技術官僚,或出任各地水產學校、農林學校、高等農林學校、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等之教師,或擔任製糖會社、農會、水產會等之重要幹部的人數多達500餘人。該校畢業生長期主導臺灣農學、林學之研究,可謂係臺灣近代農學、林學之奠基者。

農事試驗場囑託、技手、技師、部長、場長等專業人員始終均是以札幌農學校畢業生為主體。1904-1915年間,農事試驗場已出版各事業實行情況及成績,以及調查研究成果76種。該場的技師、囑託、技手經常在《臺灣農友會報》、《臺灣農事報》等月刊發表調查研究成果及對農政、農學之看法,提供創新的、實用的專業知識。個人業績例如:「臺灣糖業之父」新渡戶稻造;藤根吉春成功栽培蓬萊米並改良臺灣畜產品種,推動農事講習生教育,培育日治時期臺灣第一代農業改良人才。素木得一(1882-1970)、澁谷紀三郎(1883-)、磯永吉(1886-1972)、大島金太郎(1871-1934)、山根甚(1889-1972)、三宅勉(1881-1972)、一色周知(1892-19781)、澁谷常紀(1904-1964)等人其後轉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或成為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之教授,為臺灣近代農學發展的主要推手。農事試驗場札幌系的調查研究不僅為臺灣近代農學研究開啟了一扇窗,其個人的業績亦在近代日本農學研究建立一席之地。

恆春種畜場首任主任長嶺林三郎(1875〜1915)主持該場9年,致力於自日本引進新牛、羊品種以改良臺灣畜產,首倡並引進印度優良牛種以改良臺灣牛的品種、輸入綿羊、改良牧草等。繼任者柳川秀興(1884-)繼續繁殖印度牛種,1920 年起恆春種畜場成為印度牛改良中心,出借該場的印度種牛給全臺各地。

糖業試驗場成立之初,札幌系即為該場核心成員,儘管基層人員大多並非札幌系,但上層及重要的基層幹部仍盡是札幌系,且大多久任。札幌系在糖業試驗場順利達成其所擔負之任務,提出不少具創新且實用價值的建議,對臺灣甘蔗栽培、蔗糖製造及化學分析、蔗害防治等均有重大的貢獻,或引進和改良甘蔗新品種,或試驗成功甘蔗實生育成,或完成甘蔗肥料實驗,或發明白糖新製造法,或究明甘蔗病害及其防治法,或查明甘蔗害益蟲及提出有效撲滅方法。時論肯定札幌系為臺灣糖業發展的一大功勞者。

臺北帝國大學配合南進政策,致力於臺灣、華南、南洋之研究,在熱帶醫學、熱帶農學、臺灣及南洋人類學、南洋史學等領域累積可觀的研究成果,為日本南方學術的重鎮及南進政策重要的智庫。

日治時期臺灣及熱帶人文和自然研究是在一特殊背景下展開的,日人專家、學者將臺灣、華南及南洋當作新學術領域,展開各項調查和研究,從而開啟近代臺灣學術研究的大門;而臺北帝國大學遂行日本帝國的南進政策,熱帶研究成為其重點。其結果,臺灣及熱帶研究遂成為近代日本學術研究的一環。當時,日本專家、學者投入臺灣及熱帶研究多數是因特殊的任務,未必是其本身的興趣,臺灣及熱帶研究具有相當程度的政治從屬性,是當時臺灣及熱帶研究的特色之一。日治時期日人專家、學者完成為數可觀的調查和研究成果,不僅是近代臺灣學、熱帶學重要的學術業績,也是當時日本政府或臺灣總督府當局推動各項施政和遂行南進政策重要的參考。戰後則成為殖民統治的學術遺產,是目前臺灣及熱帶研究重要的參考資料和素材。」

主持人黃秀政:「我們的時間有點超過了,但是相信耽誤幾分鐘讓大家聽聞文星教授的結論應該是很值得的,我們的場次到此結束。」

【場次:2A】11:00-12:00

主持人謝國興:
「大家早,我想在場如果剛剛有聽過吳文星教授的演講一定都醒來了,吳教授中氣十足,想睏都睡不著。我1983年碩士班畢業,我讀碩士班的時候跟博士班的吳文星學長一起上課,我讀博士班的時候和黃秀政同學一起上課。師大歷史所的教育是讓我得以進入歷史研究的重要過程。評論人楊凡逸博士是我的學弟,發表人周東怡教授、評論人陳惠芬教授是我的學妹,牽來牽去都是一家人。很溫馨,謝謝葉主任的邀請,讓我能在這邊為大家服務。題目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浪費時間。」

論文題目:美國在華商人團體與「對華貿易法案」的推動,1914-1929

發表人吳翎君:「謝謝主持人的介紹,他是我們張玉法老師師們的大師兄,感謝師大歷史系接受我這個外邦人在這邊發表,因為我在求學階段沒有在師大上過課。我今天要談美國在華商人團體與「對華貿易法案」,我以前研究美國跨國大企業,後來慢慢注意到中小企業的狀況。美國對華貿易法案就是為了鼓勵中小企業到中國發展。對於這個法案如何制定,我在幾年前就在Narra的美國國家檔案館查到20個Box的檔案,這個法案是由商人團體推動的。一次大戰之前,各國在華有統一的萬國商會隨大戰爆發,英國率先獨立成立英國的商人團體。美國商人成立中國美國商會AmCham以及美國亞洲協會,後者為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催生者。一戰提供中美經濟往來難得機遇,商人團體發聲。廣益投資公司、美國亞洲協會。美國政府編印中國商務手冊,主要編纂人為阿諾德(Julean Arnold)美國在中國的商務代辦,鼓吹美國政府對華貿易但是本人不喜歡遊說。 一戰後有越來越多美商在華設置工廠與工業投資,戰後世界經濟蕭條,深化在華企業投資困境。希望能遊說制定法案鼓勵投資。密勒式評論報主編鮑威爾等人。美商並未受惠於美國在中國的治外法權,應當要制定一部高於各州層級的貿易法案/商業法規。美國駐華法院執法甚嚴,對在華從事商業活動規範嚴格,具有不便與困難。美國1920年代共和黨的哈定總統內閣關係圈,海軍部長(駐華公使之子)等人都具有在華經驗。所有因美國對華貿易法案而成立的中小企業,不必有在美國本土營業的事實,在中國居住的美國商人可以免稅,放寬主管只要是美國人就好,不需要持股51%以上。推動這個法案的包括商人團體、李亞、媒體記者(鮑威爾) ,長期居住於美國的商人希望也爭取免稅而推動修法。李亞(Frank Rhea)與外交部一等秘書黃宗法通信爭取,參議員戴爾到中國訪問調查治外法權的狀況,最後在1925年2月通過修正案,在美的股東也可以享有免稅優惠。改變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數量和型態,帶入中小企業各種新興行業,轉變中國口岸城市的商業經濟。 」

主持人謝國興:「請楊凡逸博士評論。」

評論人楊凡逸:
「能一睹吳翎君教授大作為快非常榮幸,以下分享若干看法。吳教授在堅實的檔案基礎上已對該領域有諸多研究成果,說明美國在一戰後面臨競爭與經濟蕭條而推動法案鼓勵美國在華投資。如何以非正式方式推動美國對華貿易法案,商人團體與政府的互動與跨國史。有幾個小問題想就教於吳老師,過去學者認為門戶開放政策為美國對華政策的轉折與指導原則,而一戰有轉折,我認為門戶開放政策始終是美國在華政策的原則,一戰後能夠對中國有更強的影響力。因為當時中國政治動盪,該法案是否能夠真的提升美國在華投資的意願,相對於美國在各國投資發展的狀況為何?」

論文題目:清末留日學生的非留學活動──以胡學伸案為例

發表人周東怡:
「我想要以胡學伸這個人犯案的例子了解當時留學生活動的側面,我本人是做清末的教育改革,留學生是最近開始接觸。關於留日學生的研究成果有實藤惠秀的《中國留日學生史》、黃福慶的《清末留日學生 》等,可以初步理解留學生的生活環境、課業與課外活動、外在看法與革命運動的參加。華語界成果更著重在留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日後發展,在日本活動的情形如何在異文化中塑造愛國意識。留學生除了文化史的面向外,同時也是政治史的問題,過去研究較重視討論留學生與革命黨的關係。1909年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生胡學伸被發現竊取軍事機密,留下許多資料。湖南人、1905年被張之洞派遣至日本當軍事留學生,1906年入陸軍士官學校(過去成城學校、振武學校–>陸軍士官學校),1909在金澤步兵第三十五聯隊被發現竊取軍事機密。這篇論文主要利用的史料包含陸軍省檔案、外務部檔案、東方雜誌、申報、大同報等。1909年4月6日陸軍發現失竊1/50000的遼東半島軍事機密地圖後,進一步去追查還有哪些東西丟了,發現胡學伸竊取步兵第三十五聯隊動員計畫書,帶到宿舍後每天演習後外出,每天花3-5小時謄寫出五十多張,用油紙包裹後埋到海邊的沙灘中。偷竊內容包含大隊編成表、戰時動員命課、動員與命令教育方針等等,藉口身體不適去中隊長室有暖爐就寢,從沒有上鎖的櫃子中取出後謄抄。中文報紙報導中顯示其不清楚胡學伸具體偷了什麼軍事機密,只報導其被拘留,然後調查、審問、判決的過程,以及對日本政府牽連其他留學生的處理方式造成不滿。清朝駐日公使館胡惟德拍回外務部的報告表示其並未在第一時間獲得通知,得知時已經要被判決了。原先想要求美國駐日公使調停,並推卸責任到留日學生監督,後者失職未去處理,胡學伸被判刑六年。日本方面的西日本與北陸當地新聞在4/16-4/17日報導(被軍方先將訊息壓制),逐步開放相關資料。清朝資訊來源自受到日本軍方審查的報紙內容限制。1910年胡學伸受到特赦歸國。在他的自白中表示他竊取機密是為了自行研究而並未流用,立志報國、研究知識,且因為歸國時日將近而求知越渴。但是在他給同儕的信件,曾經表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反映其有意識的為國家偷取情報。日本媒體猜測胡學伸的動機是為了金錢或地位,實際上清末留日學生對於日俄戰爭後遼東成為日本勢力範圍感到有責任去行動,而不確定具體是受到何者指使。胡學伸於1905年受到張之洞派遣前往日本留學,1906年加入同盟會,並竊取對兩者都有意義的軍事機密情報。過去的研究通常強調留日學生加入革命黨後與清朝的背道而馳,然而實際上有可能兩個角色並不衝突,留學生會累積同時有益於兩種發展方向的資料。」

主持人謝國興:「請陳惠芬教授評論。」

評論人陳惠芬:
「今年是師大歷史所五十歲生日,祝我們歷史所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當初這個研討會交計畫案上去的時候評論人還缺一個,但是先要有一個名字,葉高樹主任就跟我借了名字填上去當評論人,結果一借就沒還了。東怡老師是我們系的青年才俊。這篇文章是她新的嘗試。日本對中國的影響自不待言,留日學生和人才培育關係密切,近年來常有域外經驗的相關研究,留日學生可以對這些方面進行討論。以留日軍觀竊取軍事文件的事情了解留日學生的非留學活動,結構尚稱完整。清末留日軍事學生的派遣、事情的經過、日本的調查審理與清朝的處理。在我閱讀時發現結論佔了十頁中的三頁,有很多的亮點與學術貢獻,軍方對於案件的高度重視但並沒有知會清朝駐日人員。清朝的中國駐日公使與學生對於此事的處理有不同方式,1900年後雖然外交制度化然而不理想。清朝試圖透過美國,第三方解決為清朝固定的外交模式。題目中的「非留學活動」不容易理解且迷惑,軍方、日本、中國的處置也不是一個非留學活動可以涵蓋。」

討論答覆

台大周瑜詹:
「想請問周東怡教授,在胡學伸案之後有沒有經過北京政府的保證後派遣至日本的軍事留學生,這是否有影響北京政府與日本的互動模式。」

臺師大歷史系教授林欣宜:
「我想請問吳翎君老師,阿諾德在臺灣寫作臺灣的教育等小冊子,整理美國在台領事館的檔案並重新分類,臺灣為其外交生涯的起點,很好奇他對於跨越國境擔任駐兩個國家的外交人員,而這兩個地方過去曾屬同一中國,在中國時是否有相關的想法。」

謝國興:「請發表人回應,每人不得超過兩分鐘。」

吳翎君:
「我做經濟,門戶開放政策已經做出新意,我認為這中美最共享歷史的階段,兩個邊緣國家合作以增長彼此的經濟。美國經濟史學者對中國關懷不多,中國研究華資企業的很多,研究外資企業的很少。中國動盪在短時間會有影響,但是海關進出口市場是持續成長。中國市場是美國非正式帝國輸出商品的一部分,以中國為主體的視角,與歐美學者的關懷不同。阿諾德曾經同時兼駐北京代辦與駐日本代辦,後來因中國貿易規模擴大而專任中國商務代辦。我們系上買了太多資料庫可以好好利用。阿諾德日記在史丹佛大學,希望能從日記看到他怎麼想。」

謝國興:「東怡老師請盡量簡短。」

周東怡:
「關於題目主要是強調留學活動之外還有個人在學習專業知識與學問之外不相關內容,會在思考有沒有更貼切的詞彙可以代換。之後是否有地方政府透過北京政府派遣軍事留學生。1905-1906年左右就已經有直隸地方經由北京審核後派出的軍事留學生。1909年之後有更多人回國並進入軍隊中任職或訓練。」

謝國興:
「我作為主持人想占用大家一點時間,分享一些事情。我將來是不會寫回憶錄的,可是有個故事我想講一下。我念碩士班的時候班上有七個同學,有四位後來在學術界,我一個、戴寶村一個、王明珂一個。來考博士班的有一個沒考上,是賴惠敏,我跟戴寶村考上,王明珂非常幸運的落榜了,因為他英文考太差。他落榜之後跑去哈佛讀了一個博士,這就是人生,常常不是我們可以預料的。」

【場次:2B】13:00-14:30

主持人吳學明:
「我是吳學明,剛剛謝國興老師談他的級別,因為這場活動很有意思,大家感覺好像在開同學會一樣,很有意思。我跟謝國興老師是同榜,但是我先去當兵。1984年畢業,先去工作,工作到覺得好煩,工作八年才回來讀書,跟我同班的是葉高樹老師和陳俊強老師。跨的時間很長,從師大汲取了很多養分。師大歷史所的領域是非常的廣,我們讀書的時候臺灣史的研究就很強,包含早上演講的吳文星教授、主持的謝國興教授、溫振華教授、蔡淵絜學長。坐我最右邊的是青年才俊吳政憲,成名作是搞電力的研究。第二位是洪健榮,幾年前組了一個海山學研究中心。我右邊這位最年輕,王麒銘從大學讀到博士班三年級拿到台日交流協會的獎學金去早稻田大學回來。我左邊是潘繼道,原住民研究與東臺灣區域史研究很有成就。鄭政誠也是這邊的博士,在教育史和區域史上很有成就,成立臺灣學研究中心。政憲的論文很有意思,從基層的警察到總督府理蕃課長作為政策的決定者;健榮談的是大豹社,因為理番政策離開家鄉後來又想回歸家鄉。王麒銘談的是板橋林家林松壽的訴訟。」

論文題目:從巡查到課長:宇野英種的「理蕃之道」(1896-1923)

發表人吳政憲:
「我的導師是林麗月老師,很高興能回到母系。我們以前都在拼命找題目,現在數位資料庫那麼多,找題目很容易。宇野英種來到臺灣從基層巡查,餐與清鄉鎮壓土匪的基層巡查往上跑。轉化為可實行政策的轉軸功能與上下級間橋梁功能,補充理蕃研究的面向。同階層的警官:市來半次郎、飯田章、宇野英種(新竹廳)。33歲抵台,平地經驗、大安溪、新竹苗栗廳、馬拉邦之役、花蓮港廳長、最後當到總督府理蕃課長。在鹿場大山沿大安溪隘勇線向上推進的第一部隊長,探險並尋找經濟資源,負傷後轉地治療。經驗心得:要打敗原住民要先敬畏並學習原住民,談判與操縱、鼓勵大家自肅官箴、直觀式蕃童教育(生活實用技能)。創新舉措:組織蕃人奇襲隊/局部主動出擊;特務隊燒毀部落後勤;據點式警戒所;推動擴張山地道路網,集團移住。1923年出車禍不治。中高階警官的成長歷練與經驗在理蕃的角色歸納隘推成敗。」

主持人吳學明:「我們請潘繼道潘教授跟他對話。」

評論人潘繼道:
「我是博班2005年畢業,我們是臺灣文化系,人文地理較多。這邊在場很多師大畢業的大師,我是師大畢業但還不是大師。吳政憲利用總督府的公文類纂與臺灣日日新報等去清楚呈現宇野英種的經驗與生平,該經驗如何運用於其隘勇線推進的理番政策推布。中文摘要與英文摘要國立National要對譯。山地於日治時期稱蕃地,可能需要說明。1492年美國沒有500周年,需要說明清楚。石呂梅野山可能要加註為雪山。日本對於敵蕃與凶蕃有所區分,需要分清楚。」

論文題目:戰後北臺大豹群原住民的復歸三峽故土訴求及其迴響

發表人洪健榮:
「我記得我在學生時代的時候長期投入地方志的編纂,我都會注意自己所在之處歷史事件與脈絡。在座的陳東昇先生也是常陪我上山田野調查的夥伴。大豹群原住民在近代被歸類為泰雅 亞族大嵙崁群或賽考列克群,自我認同為大豹群。歷史上的大豹社以三峽區插角為中心。西到大溪、南到桃園復興鄉、東到獅子頭山。北到大埔一代。活動範圍甚至會到板橋。 19世紀後期大豹群的生活空間陸續受到清朝開山撫番與日本理番政策的武力侵略,後來被迫撤離至今日桃園復興建立家園,目前後裔約有六七百人。霞雲、羅浮、澤仁等部落。從20世紀前期就秉持復歸故里的訴求展開請願。從族群關係的角度探討清代漢移民拓墾與原住民社群互動的情形,大豹群與清朝政府的離合關係;開山撫番、隘勇線與理番政策對北泰雅部落的衝擊;大豹社頭目後裔樂信瓦旦的生平與其受到國民黨槍斃。 考察其訴求與人事滄桑,對於戰後臺灣原住民族還我土地運動帶來的回響,聚焦這群長時間被書寫者的自身觀點,透過口述完成族人論點的研究。這是一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時代的臺灣地圖,稱大豹社「此處係生番出沒隘口」。這當中有很強烈的價值觀,甚麼東西會出沒,動物才會出沒,我們不會說什麼地方有教授出沒。日本後來透過隘勇線的推進向前縮減原住民部落的生存空間。悉數撤離的部落只有大豹社,日本人主要針對的對象是躲在大豹社內的漢人武裝抗日分子,所以讓大豹社部落全身而退。頭目長子樂信瓦旦被交給日本當成人質,從總督府醫學校畢業,成為大豹社的領袖。泰雅系統原住民族的概念中,土地是祖先留給部落的主要財產,每一社的族人都有責任共同維護,具有生命記憶的功能,要捍衛土地才能進入彩虹橋。被迫撤離產生焦慮與回歸三峽的渴望。二二八事件時樂信瓦旦要求族人不要輕舉妄動,協助政府,受到表彰,提出陳情書希望復歸三峽,自稱原住民族。1952年捲入共諜案,1954年被槍斃。這是樂信瓦旦的紀念公園,2004年政府平反其通匪叛亂的汙名,這是一個持續數十年的形象建構過程。今天大豹社的年輕世代已經將他鄉視為故鄉,年長一輩也對復歸的正當必要性開始調整。持續中的復歸運動,大豹社史的建構仍是持續中的議題。土地權問題是現代國家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如果大豹社的原住民族遷回來,那現在在三峽的客家族群又該何去何從?」

主持人吳學明:「請評論人鄭政誠評論。」

評論人鄭政誠:
「我也是師大幫的,謝謝葉高樹主任邀請,回來參加母系的研討會。我博士班做舊慣調查做了6年日治時期台北州檔案與現地口述訪談的研究,有老師叫我可以繼續往下做,可是我怕還要再做六年,就先把論文交出去畢業了。洪健榮教授從大豹社的還我土地訴求難以兌現問題,從高度現實關懷意義的問題意識出發。大量運用原住民的口述資料行文,因為原住民族曾經完全喪失我手寫我口的歷史撰述權,洪教授因此秉筆直書。森丑之助曾經想斡旋設立蕃人樂園,過了兩個甲子依然無法實現。這邊文章中並未提及清末開山撫番的內容,著重在日治時期初的抗日活動。遷居地不如原居地之真實的記憶還是只是單純的氣話呢?現今大豹社年輕一輩對復歸幾乎無感,難有更積極的活動。政權轉換之際,國民黨政府為甚麼不答應被日本壓迫的原住民族回歸故土,希望能有更多檔案史料佐證國民黨政府的決策過程。」

論文題目:鳩山一郎與板橋林家林松壽事件

發表人王麒銘:
「我的題目是鳩山一郎與板橋林家林松壽事件,日治時期日本引進西式法律制度進入臺灣,法律實施過程與本地社會反應,及兩個的互動關係 鳩山一郎的父母都受高等教育,1907東大畢業後進入事務所成為弁護士,從政並參與企業經營,1954年擔任首相與自民黨首任總裁。不只一次來到臺灣,1918年林松壽聘請內地律師控訴親生母親,達成和解,後來鳩山一郎控告林松壽。可以了解林家的內情與總督府的統治技術。蔡式穀向林松壽介紹鳩山一郎,從1923通過弁護士考試回台執業。林松壽父親為林維源,在廈門出現,由於佐久間佐馬太的關照1915年曾在華族學校學習院短暫學習,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變成臺灣富豪前20名,真是了不起的小朋友。1918年提告生母林黃氏進喜,要求自己管理財產。黃進喜委託台灣銀行中川小十郎保管林本源製糖的股票,將收益給林松壽花用。林松壽想避免臺灣本地弁護士捲入板橋林家的事務,聘請毫無淵源的鳩山一郎。民政長官下村宏在日記中好幾次提到鳩山並關注案件發展中川小十郎等人介入的複雜局勢,鳩山一郎匆匆離臺。1919年再度來臺,代替林松壽向台北地方法院,確認1917年的轉讓財產處分權無效,要財產保管期間的拿回利息。中川小十郎再度登場,林氏母子達成和解。板橋林家缺乏能調解家庭糾紛的人物,核心成員對台灣社會具有示範作用,財產牽涉台灣銀行關聯之林本源製糖股票。1920年-1921年鳩山告林松壽不履約給與費用,鳩山三審全勝。中川小十郎再度出面安排。鳩山從中得到六萬日幣的酬勞,1920年代以降鳩山涉入台灣總督府的高級人事,但未再來到台灣。1937年戰爭爆發後,林松壽在福州失去音訊。總督府高層介入板橋林家,其他案件還有待釐清。」

評論人吳學明:
「我碩論是寫開墾史與漢人史,博論處理長老教會。今天這題目要我來評論有點不太妥當。我們同學跟我說評論一場我覺得OK,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有點退卻了。主任建議我從家族史的角度切入,我看到論文才發現不是這回事,但是已經答應了。不過反正都是自己人,如果沒有切中要害,大概也不會笑話。大家族爭財產,以前規定與今日不同,大家族有多房。許雪姬教授也曾討論過相關問題,我談談我對這篇文章的想法。就訴訟案件中新的法律如何進到舊的社會並建構人民新式法律的信任,這是很有趣的問題。我有幾個問題可以給麒銘參考。總督府究竟為何會對台灣大家族的的紛爭感到困擾而介入調停。蔡式穀介紹鳩山一郎,鳩山雖然是國會菜鳥,事業繁忙,只是因為高額酬勞就答應來台辯護嗎?還是有其他動機原因?後來又來,還提起訴訟。原先總督府介入他就知難而退,為何1919、1920-1921又再來?可以再進一步討論。如果能夠整理板橋林家的世系可能會更好了解並省略註腳。論文的主軸到底架在訴訟或鳩山本人之上?」

討論答覆

林欣宜:
「台灣總督府為什麼要介入大家族的私人事務,在現代法律進入時總督府扮演重要的角色,想請王麒銘老師說明。另外想請教洪健榮教授,大豹社復歸運動在原住民運動中的評估。」

吳學明:「請發表人回應。」

吳政憲:
「謝謝潘繼道老師,雖然我用的是電競鍵盤但還是有這麼多的錯字,我會全盤接受。」

洪健榮:
「謝謝鄭教授提供專書給我參考。大豹社作為故家確實有懷念的心態,之外就是我自己去考察的時候也感覺桃園復興當地的殼川流域確實在資源上較不令人滿意。國民黨政府為何不答應讓原住民族回歸,因為牽扯問題太多,對既有住民的安排就是一個重要的考量。跟三鶯部落的案例比起來,現在幾乎沒有大豹社部落還住在三峽,當地在公地放領的時候就全部是漢人和客家人,還有政府國有資源。一旦放開,就會成為一個口子,全部的原住民族還我土地運動都會以此為先例爭取。解決一個族群問題可能造成另外一個族群問題。有實務上的窒礙難行。」

王麒銘:
「簡單回答三個問題:總督府對訴訟感到困擾是因為股票會牽涉到銀行的營業,家族的醜聞會影響到總督府的施政;板橋林家有上京與中央律師接觸的傳統,對鳩山而言除了委託的酬勞很高之外,他很擅長民事案件而不碰刑事案件,對於拿下這次官司有很高的把握,我們也可以從他後來和林松壽的糾紛訴訟全勝看出來;本篇問文的主角設定為鳩山一郎,原本以為可以再蒐集更多資料,結果因為疫情的關係有些延宕。我之所以會對鳩山一郎這個人感興趣,是因為我在碩一讀檔案的時候,看到鳩山一郎跟愛人來台灣出差,而不是老婆。」

【場次:2C】14:50-15:50

主持人黃克武:
「我也仿照一下前面幾位主持人,談一下我和師大歷史系的關係,我1975年進入師大歷史系,1980年畢業,當了兩年兵之後,1983年進入碩士班、1985年畢業。陳建守是2007年師大碩士班畢業、臺大博士,目前在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服務,題目是文藝復興研究的再思考:從胡適與湯恩比的通信談起。韓承樺也是師大畢業、臺大博士,擅長中國近現代史,題目是從「心靈學」到「群眾心理」的建設:近代中國心理知識的譯介和挪用(1870-1950)。」

論文題目:文藝復興研究的再思考:從胡適與湯恩比的通信談起

發表人陳建守:
「本文構想:思想的連鎖之外是否存在思想的「斷鎖」(missing link)、歐美文藝復興研究的對話、和製漢語的再思考。從胡適、湯恩比與Jacky Goody之間的關係切入。湯恩比在1926年給胡適的信中表示他聽過胡適的很多演講,跟他在腦中想的事情很近,特別是古希臘與同時其他文明的關係,想問胡適能否見面,但見面的談話內容沒有留下紀錄。希望能夠進行文明比較的研究,留下歷史研究巨著。胡適當時關心中國文藝復興,利用西方文藝復興的研究概念討論中國歷史,在國內外報紙上報導其這方面的演講內容。秦漢與羅馬的比較。湯恩比認為文藝復興不是義大利獨有的現象,歷史研究第九冊討論中國史就大幅引用胡適關於中國文藝復興的研究。過去研究焦點包含人文主義的性質與範圍等。將文藝復興視為歷史分期或是多個文藝復興中的其中一個,文藝復興在中國或中國的文藝復興。進行比較,但是可能服膺另一概念而套用。以文藝復興作為共有共享的歷史,並非以其作為分析性的詞彙而是有不同的變形,從歷史性的存在變成共時性的發展。中國可以有自己的文藝復興但是並非專有。文藝復興、作為時態再創造(例如:新文化運動)、拋開本來具有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概念,研究哈林區、黑人、中國的文藝復興。和製漢語的再思考,目前有3023個為兩個學者都認為是日語外來詞。其中有1/4為在明治維新前就有的,但是這1/4是否又都在當時就有現代意義還有待考查。幕末就有派出很多傳到中國口岸蒐集資料,可能有些和製漢語可能來自口岸傳教士的詞彙。從歐洲中心論就會想在中國找到歐洲也有的東西,中國中心論就會想鄭明中國的特殊性。Who was first? We had one too. 重新置放中心Re-center而非去中心de-center」

評論人黃克武:
「大會安排我來評建守的這篇文章,他博士論文是寫啟蒙運動。湯恩比寫給胡適的信是在近史所的藏品,他這個論文討論胡適與湯恩比的交往,這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從全球史的角度梳理英文學界的文藝復興研究,將概念史的研究放在更廣的歷史學視野中。對Renaisance 的概念進行整理。斷鎖概念的重要性,現代性的概念淵源更早來自傳教士與同文館的翻譯。英華辭典傳到日本,影響後來所謂和製漢語的認識。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現代詞彙的翻譯與流傳如何影響到我們對現代化過程的認識。」

論文題目:從「心靈學」到「群眾心理」的建設:近代中國心理知識的譯介和挪用(1870-1950)

發表人韓承樺:
「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知識如何在19-20世紀知識建構的同時,如何形塑當時群眾利用這些知識認識他們身處的世界? 民國初年的報刊上有刊售這些書本:心靈運動、心理學講義、變態心理、犯罪心理、群眾心理學等等,我們知道民國初年是個群眾暴動的時代,想要利用或制止群眾暴動都要了解心理學。群體是20世紀中國社會的關鍵詞,西方心理知識的譯介輸入成為此時知識人思考和論述此思想資源。 思想史、概念史、知識與政治社會交織的角度,討論晚清到民國新的人心知識論,學科建制與應用心理學到成為政治動員的工具。試圖提出心理化與內轉傾向的中國近代史研究角度。英華辭典:Psychology靈魂學、論靈魂、魂學;日本井上哲次郎的哲學字彙使用心理學對譯psychology 、mental philosophy;顏惠慶團隊的英華大辭典用心理學對譯psychology,用心靈學對譯mental philosophy。混雜的知識傳統,心理後來取代靈魂。 歐陸心靈哲學認為心具備可塑性,譯業要覽、心靈學,心靈哲學進入中國,傳教士使用心靈學進行翻譯。明治日本的心理學資源脈絡,擺脫心靈學後的科學。中國知識份子閱讀心理學時與傳統的心性道德之學等脈絡產生交織。環繞人心的新式詞彙在共時性的脈絡下為新的心理學概念與傳統心性之學被以不同論述目的分別或交織使用的狀況。探索自我內在狀態以改造自我。個人主體形塑、社會管理、控制,個人與社會化的個人被喚醒與動員。當時關於Gustave Le Bon的群眾心理學被引介進入中國的辯論,討論群眾的型態,其力量是善或惡?永久或暫時?衝動或理智,對社會改革與國家建構是否有所助益?蔣介石日記記載他有讀完這本書,個人被喚醒並在革命領袖動員下參與國家建設。心理傾向化的進程、內轉傾向,個人私密與公眾之間的通道。新的知識被建構且擴及到學院之外,呈現西方思想與中國知識傳統交織的狀況,思想文化傳統與新理知識結合的方式不一,但結合指向人心可改造的觀點,備用於政治社會文化論述,促成近代中國惟心力論的線索。國民心理和群眾心理成為政治彙軍事的重要概念,中國哲學上心的重要地位,心是個人連結社會國家宇宙的通道。健全和諧社會也成為近代中國必須依賴的原則。」

主持人黃克武:「請評論人評論。」

評論人范純武:
「我可能說到一些不足的地方要請黃克武老師補充。這是一本書的規模,可能把一本書的導論搬過來會議上發表了。靈學被放在超心理學或排除。催眠術為何要先處理?治療、面對焦慮與憂鬱,宗教可以擔負部分功能,催眠術也能提供解方。梁啟超所謂帝王將相的史學到平民的史學和群眾心理學的引入可能也有關係。辭典中的定義在更廣義的社會有甚麼影響?可能教科書會更有廣泛的影響。就傳統思想史的處理而言,靈魂或心靈進來對傳統的儒學家有何反應? 」

討論答覆

黃克武:「請發表人陳建守回答。」

陳建守:「我現在暫時會把這些東西放下,之後再回來處理。」

黃克武:「請發表人韓承樺回答。」

韓承樺: 「教科書的素材確實是不能忽略的部分。心理測驗的量表示很重要的材料,反映當時中國人對測驗崇拜的風潮以及作測驗者的翻譯與改動卻強調其更適合中國人。」

【綜合座談】16:00-16:30

葉高樹老師:
「林麗月老師於1988年到2016年間擔任碩士班歷史學研究法的指導老師,受過林老師指導的研究所學生可能佔畢業生的三分之二,這項紀錄可望可以成為系史上無法超越的障礙。我今天想請林麗月老師為我們再上一堂課。」

林麗月老師:
「不敢當,應該說我誤人子弟太多太久了。我今天一方面要感謝葉主任邀請我來講這個話,通常我們的學術研討會綜合座談會針對兩天的內容、關注課題與未來要舉辦時可以展望的方向。要我講一些我們早期發展的掌故與傳承的來源,要來紀念。在座也有很多位前主任、前前主任,我其實沒有資格去倚老賣老的去說那些證言。最近有些葉主任交代我一些任務我就婉拒了,就像明代里甲役逃亡了就受到懲罰一樣,只好來講講。我們在我們所的歷史前12年有一些很珍惜的資產與傳統。我們所成立是在民國59學年度的秋天正式成立,78學年度才到本部來上課,很長的時間是在分部上課。最早的篳路藍縷是在現在的理學院。現在我們認為現在所的傳統一些珍貴的歷史和制度,比較多是在我們第二任和第三任所長任上完成,朱雲影所長59-60,第二任李國祁,第三任張朋園老師。所系合一之後的發展沒辦法一一點名。而只是遵照葉主任的指令,將上古史的部分跟大家說一說。

我還是不能免俗的應該要介紹一下我是哪一屆,我是1975年第三屆碩士班畢業,1984年第一屆博士班畢業。我把師大歷史研究所當成一個五十歲的人,本所與我們半世紀的情緣。這棟樓現在是理學院的建築物,我們當初研究所的建築是在中間那棟磚紅色的研究大樓,研究所的同學都在那邊上課上班。後來旁邊加蓋了一棟數學系所的數學館。我們剛開始的時候鄰居就是數學研究所,後來的師大校長呂西默當時是數學研究所所長。我們的隔壁鄰居都是穿著短褲和涼鞋的數學天才,我當時做為女學生、在這裡上班的助教。」

(簡報展示)59.07歷史研究所碩士班錄取名單:正取王仲孚、廖隆盛、王文發、卓遵宏、蔡壽美(研究唐代服裝)、胡平生(去臺大);備取葛紹歐(補進)、吳吉男。60.07:黃素香、吳吉男、周天生、林再復、何耀彰、許弘義、鄭瑞明。

 

朱雲影所長與李國祁所長在創所初期的規劃。

《師大校友月刊》在59年9月20日訪問本校當時新設的體育、歷史、地理、數學、生物等五個新研究所所長,各所所長接受訪談討論其籌設計畫與展望。當時歷史研究所主任朱雲影教授表示從事歷史教育的人應該一面致力歷史研究工作,要求不斷的進步,一面現身歷史教育事業要求實際的效果,因此該研究所設地的目標為一培植有高深研究的史學專才二培植對歷史教育有深切理解的老師。

李國祁所長:
「注重加強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除了以傳統方法求學問也要配合外國的教學方法史研究生能與國外大學研究生處於平等的地位。研究所敦請的老師都是具崇高學術地位的學者但目前師資還是不足。在設備方面里所長認為這是目前歷史研究所最欠缺的部份,準備跟中央研究院密切合作以補該所設備之不足。師大學生修的課程以教學方面為主,學術研究風氣不夠,連寫讀書報告也不太重視。師大注重研究所的發展就是要扭轉這種風氣,師大需要增開選修課程學生才有比較多的選擇學校請一個教授來開一個專門科目,不管選讀的學生有多少,若能栽培一兩個人才出來那就是值得的。我們目前採重點主義,偏重專門訓練,我們要求研究生要有獨立的研究能力,我們請的教授要有研究專長,有名氣而不夠專的,我們是不請的。之後還有歷任的系主任,但是涉己新聞是不能播的,後面有我的名字我就略去了。朱李張林鄧所長為官派所長,69年以後都是所長兼系主任(所以這裡沒有王家儉系主任),85.08開始所系合一,稱系不稱所。」

Seminar的課程與教學

陳健文老師說我們是有德國血統的,李國祁老師是留德的博士,他就把專題討論,集中主題上課發表討論的形式,這個精神一直維持下來。

0學分的一門課:星期四的專題演講

李國祁老師從民國61年開始規劃全所的研究生不管主修什麼都要空出星期四下午,不能去打工約會,請外面的知名專家學者或海外留台的學人來演講。這個制度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還有研究生講座在星期四的下午進行。

歷史學報的創刊

我們所在50周年應該感到驕傲的是我們在民國61年就創刊了歷史學報,很氣派,不像後來叫做師大歷史學報。當時除了文化大學有史學會刊之外,公立大學中只有我們創辦專業的歷史期刊,而且是至今唯一沒有斷過出刊的歷史期刊。

博士班的增設

民國65年開始籌畫,66年開始招生。我當時以助理研究員的身分在所上服務,我蒐集很多資料,手寫很多報告給教育部去申請設立博士班,很幸運地通過了。我們在那年的秋天就有博士班。

中研院近史所、史語所的合作

我們大量的師資還是感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師資來支援,張朋園老師任內則有更多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學者支援。

海外學人應聘講學

我們也很積極在前面的十年邀請海外的學人來師大講學,擔任客座教授或留比較長的時間講學。創所的前十年有很多外校的老師印象深刻,師資非常厲害。

歷史研究所專刊的發行

張朋園老師在主持所務的期間,認為我們應該提高我們所的能見度,除了要求論文寫作嚴謹外,也將學生的優秀畢業論文出版。這些我都身歷其境,很感恩。我們作為歷史研究所的一份子很驕傲也很感恩。這是在創所前十年的時候就已經發展出讓歷史學界的同行很敬佩也給予讚揚的制度,包含出版品與師資等等。62年《歷史學報》以年刊的性質創刊,89年改名為臺灣師大歷史學報》,94年改為半年刊,從來沒有間斷的紀錄,目前已經出到了第63期。同時期文化大學的《史學彙刊》於57年創刊,到2019年12月只出到第38期;《臺大歷史學報》和《成大歷史學報》創刊於63年;《政治大學歷史學報》創刊於72年;《輔仁歷史學報》創刊於78年。一開始是歷史學系與歷史研究所合編,後來系所合一。封面原本是直書,後來改為橫書。我們原來很大器的叫歷史學報,簡單明瞭 。

成立博士班

第二任所長李國祁老師規劃增設博士班,65學年度教育部核准,66年2月張朋園接任所長後開始正式招生。第一屆博士班在66年4月對外招生,博士班共有12人應考。除了筆試中國通史與中國史學史兩科,碩士論文與研究計畫審查(口試),還有現場要考外語閱讀能力的口試,給一段英文或日文的文章現場口試解釋剛剛那段的內容。讀過電子報的同學,應該知道最驚奇的八卦就是林滿紅老師錄取的事情,林老師是我的同學,我就不說了。在博士班開始經濟史方面的課程,聘請侯繼明、劉翠溶、王業鍵等教授授課。思想史方面敦聘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汪榮祖教授擔任中國近代思想史課程。此外中研院史語所知陳慶隆、管東貴、毛漢光等學者,都陸續應聘至我們所任教。我記得我們經濟史的課程有很多大台北地區大學的學生來修課或旁聽,包含政大和臺大的大學生和研究生。

從62年第一位畢業的碩士蔡壽美以來,至109年師大歷史所培養了535位碩士,其中論文題目是中國史領域的有377位 (70.5%),其中有先秦19篇、漢-唐43篇、宋遼金元28篇、明清113篇、近現代174篇;臺灣史 132位(24.7%);世界史 26位 (4.8%),其中有亞洲史10篇、海外華人9篇、歐洲史4篇、西洋史學3篇。108課綱有個東亞史的領域,我們所成立這麼多年來在創所前十年有很多是做亞洲史和海外華人。當時還有很多韓國留學生,都很優秀。博士生從73年第一位畢業至109年,共有162位,其中有部分人員是和碩士生重疊的。論文題目包含中國史104篇(64.2%)、臺灣史45篇(27.8%)、世界史13篇(8.0%)。因為台史所沒有博士班,所以本校有很多台史所的碩士還是會回到本所來修讀博士,因為我們系上有很厲害的吳文星老師。有很多的韓國留學生做很多中韓比較、中日比較史,另外也有東南亞海外華人的歷史。

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

第一本是65年5月出版,鄭瑞明的《清代越南的華僑》(1),最新的一本是109年3月出版,何幸真的《殤魂何歸:明代建文朝歷史記憶》(42)。其中有三本是借殼上市的,包括鄭瑞明,《清代越南的華僑》(1)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65.05)、呂芳上,《朱執信與中國革命》(3)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67.06)、林麗月,《明代的國子監生》(5)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68.05),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在東吳大學,這兩本的封面上有東吳大學的字樣,我們當時把封面換掉,裝上歷史研究所專刊的封面借殼上市。後來固定利用郭廷以先生獎學金作為出版學位論文的經費來源。早期如葉高樹, 《降清明將研究》(23)的封面是很單調的,後來我們委託給秀威資訊科技出版,外觀就變得很花俏,像這本陳建守的《燕京大學與現代中國史學發展》(36),作者今天也有發表論文,我非常不滿意的是封面上作者的名字都快看不見了。另外還有師大歷史學系研究叢書,目前出到第四本,這本的作者是鈴木哲造。

回顧我們草創時期老師奠定的傳統與資產,對照50年後我們現在有535篇碩士論文和162篇博士論文,總共六百多人。以一個很資深的老師在這邊,我們可以說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或更適合的說我們就是這樣變老的,五十歲不算老,以一個培養學術人才的機構來說五十年還是很有生命力很有活力的。

我常在網路上看到人到幾歲就該看開了,因為就這樣了所以要瀟灑一點。有一個說法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歲就不應該七想八想。但是對於我們研究所來說,這不適合,我應該要劃掉。在師大歷史研究所的知命之年我們應該想些什麼?可以做些什麼?我們可不可以在前面的師長有遠見的留給我們的資產有所發展,我們不能把祖先留下來的資產都花光了、揮霍殆盡,然後還想我們吃得不錯、穿的也不錯。

我們所能努力的東西,更多成就的路和方法、計畫。另外當然也就是我們除了想之外也要做。2008年南加州大學有一個會議,何為亞發表演講,討論美國的歷史研究能否超越費正清當年對現實世界的影響力,不是要對民進黨或國民黨有很立竿見影的影響,而是我們當今的歷史學者影響力是否有超過上一世紀的費正清,我們可能來思考,不要妄自菲薄,包含在台灣歷史系所的大學社群當中,思考一下我們的影響力。我們曾經有很光輝的學術上的影響力,可以吸引很多很優秀的學生來到這邊。這是一種自復也是一種期許。我們作為培養歷史教育人才的機構,我們要思考我們又沒有超越當年師長草創時的影響力,我們不只要七想八想,還要九想十想。
最後,恭祝師大歷史研究所,月映萬川、福壽延年。這不是因為我的名字裡有個月,所以我用月。這是朱熹說天上一個月亮映照到一萬條河川中,我們可能有很多學生,可是學生的感受也期望你們的老師,我也是其中之一,能夠對很多不同時間的學生有所啟發。不被時間磨滅的熱情,學生對老師的孺慕之情也是很感人的。師大的師生關係是比較好的,希望歷史系所的師生祝福我們可以達到月映萬川的溫馨境界,福壽延年。當然,今天早上陳惠芬老師已經說過萬壽如疆了。那現在我的里甲役已經服完了。」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