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人:施翔耀(本系大學部四年級)
我是歷史系四年級的施翔耀。一年級入學時,就有老師在課堂上說:如果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不妨給自己設定一個有興趣的歷史領域,以閱讀完其中的一百本書為目標;等到畢業後被問起「你的專業是什麼?」時,就可以回答對方,我讀了某某領域的一百本書,我是這方面的專家。
我一直把這段話記在心裡。三年過去了,在2020年底終於達標。即使如此,我明白了這個挑戰更讓我不敢妄稱專家,畢竟一百本大概只是入行的基礎,如果打算繼續走下去,還會遇到一個接一個的一百本。就像是解鎖遊戲成就,下一個階段往往是五百、一千,距離成為專家,雖然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已經上路了,想與大家分享心得。
首先,讀書並不應該是大學生活的一切。作為一個三不五時跑回家、不務正業、成績也不算太好的大學生來說,要固定時間、靜下心來好好閱讀幾個小時,委實難以長久,倒不如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的作法是,先把近期希望閱讀的書籍做成一個清單,以兩週為單位讀完一本,大學四年有兩百週,一百本一定讀得完。也不必特別規定自己一天要讀多少內容,只要手頭的工作結束,閒下來時想著「記得把書讀完」,自然而然就能夠做到。
在讀書之旅啟程之初,我對於應該如何選書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大概就是去圖書館的新類號專區逛逛,看看最近都有些什麼書,舊書的新版或增訂版也可以,讀新書讓人心情愉快。在書末的參考文獻尋寶也是個好選擇。總之,看到有趣的書名就試著翻閱一下,我的經驗是,很多美妙的閱讀體驗都來自於意外。
一年級時的我天真地以為可以讀滿一百本臺灣史的書。不過,在平衡課業壓力與個人興趣後,臺灣史的份量大概只佔一半左右,其中又以清代和日治時期為多。出於對牽涉臺灣更大範圍時代與地理背景的關注,剩下的一半以中國近代史、日本近代史為主,總之大約離不開對近代的思索。少數脫離這個範圍的,則或是課程需求,或是個人興趣使然。至於西洋史或其他領域的閱讀量相對少上許多,也就不好意思送進來湊數。
關於閱讀技巧,坊間有許多教人如何閱讀的書籍或文章,也有人在社群軟體上用圖文解析他們的讀書法,都是非常好的參考,當然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方式是最好的。我雖沒有什麼有系統的經驗可以分享,但一般來說,我會一字不漏地讀序言、前言和導論,作者會交代這本書的來龍去脈,包括想處理什麼問題、如何做到,以及預期成果。讀過這些部分後,讀者便能夠迅速掌握書中的其餘內容,而不致迷失方向,至於剩下來的內容能有多少引起讀者的共鳴,就是造化了。
語言是讀書的基礎,多掌握一種語言就能多讀很多書。我曾經也是排斥讀外文書的義和團,但當自己想要閱讀的書沒有翻譯本時,也就只能硬著頭皮讀下去。但我發現這麼做有幾個好處。一來某些原文書只會翻譯成英文或其他學術大國的語言,只要讀得懂英文,就可以透過英文讀懂更多書。二是雖然涵蓋範圍廣、翻譯速度快的中國譯本很多時候會是同學的首選,但我也發現,特別是中國的簡體翻譯書,品質參差不齊,容易因思想審查而與原文意旨脫節。例如Julia Lovell, The Opium War: Drugs, Dreams and the Making of China一書,其中國譯本雖較臺灣譯本早約半年出版,部分內容卻對原文有所刪改,至圖書館對照兩本譯本即可見一斑。因此,無論譯本的品質如何,在有能力讀懂原文──其實一知半解也可以──的情況下,讀原文永遠是最好的選擇。
附圖是自己最近在讀的書。不要害怕外文!
與書相處的時光很神奇。當你從讀書競賽的心理解放出來,並足夠執著地帶著自己的問題反覆叩關時,書遲早會在某個章節打開門縫、透出一絲光,讓你可以伺機窺視更遠的地方。書不一定會回答你。或者說,書通常不應該回答你,因為找到答案是屬於自己的工作。不過,在一次又一次的叩關後,某種類似於「腳數(kioh-siàu)」的底氣會慢慢地被磨出來,讓你有足夠的自信面對看上去更艱深難懂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