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想像的邊界」研討會紀要(11/27)

第三屆「跨越想像的邊界:族群.禮法.社會」學術研討會 第一天
【舉辦日期、舉辦時間】2020年 11 月 27日 09:00 至 17:00
【舉辦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B1 樓 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協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中心

紀要:楊鈞量(本系碩士班學生)

【開幕式/貴賓致詞】09:20-09:40

吳正己校長致詞:

「歷史系在師大是相當重要的學系,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我在師大念書的時候,我們要修中國通史和中國現代史,都是必修。我對歷史非常有興趣,在想要選哪個老師的課,我是選王老師的課。我在台中一中的歷史老師也是師大歷史畢業的,很有個性。坐著講課可以講得很生動,校長就覺得應該要站著講課。在我當系主任的時候,當時校長把中國通史與中國現代史從必修中拿掉,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當時歷史系的老師也很配合,也因為從必修拿掉,所以師大歷史系的師資現在變得比較少,也有請中研院請了很多老師來兼課。很多學者都跟我說師大歷史系很重要,培養了很多重要的學者,希望能聘用更多老師。我們也想鼓勵歷史系多聘幾位老師。像中研院的張玉法院士、王明珂院士,還有多位國史館的館長,都是我們培養出來的。泰晤士報的大學排名中,我們師大的教育系是全球第26名,如果放大來看以領域來說,我們的人文藝術領域是最前面的。在臺灣,我們的文法商是綜合第一名,我們沒有法學院,只有文學院的幾十位老師在支撐起來,謝謝大家。」

【專題演講】09:50-10:40

講題:恐怖主義與邊界危機

主持人陳登武:
「今天很榮幸,葉主任邀請到王院士來演講,我個人也很榮幸在此主持作個引言。在我讀書的那個時代,常聽到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我長大後才知道匪諜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是帶給大家恐懼與焦慮,同時也是社會團結的力量。現在我們可能會說毒藥貓來了,年輕人如果聽不懂,可以去看一下王院士的著作。在西川上游,有所謂的有毒有法術的毒藥貓。在學術圈我們往往有個牢籠,有固定的學術觀點,在這個學術界裡面如果有不同於主流的理論出現,會造成學術界的焦慮和不安,就是所謂的毒藥貓。王院士自詡要成為學術界的毒藥貓。葉主任有介紹了我們研討會的舉辦脈絡,跨越想像的邊界這個主題和王院士的研究也是符合的,今天請王院士帶我們一起跨越想像的邊界、跨越學術界中的既有框架。族群.禮法.社會的這個涵蓋主題很廣,從陳秀鳳主任當年就在思考如何將研討會的主題與王院士的研究相結合。今天王院士的題目我並不能預測會怎麼講,但是相信王先生的研究能夠與此問題連結,帶給我們新的想法。」

講者王明珂:
「全球處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下,如果我在歐美的朋友知道我在高速公路上塞車,一定會很羨慕,因為他們現在都在封城。此外就是現在有很多的族群衝突,以及新聞沒有報導的,家庭中的世代衝突。疫情剛爆發時,中國大陸有很多封村的行動,對很多偏遠地區而言不需要國家的命令就有這個機制,有事時就自我封閉。全球隨著也是一國一城一區一村在自我封閉,當外來威脅出現時就會自我封閉以自保。人類社會有靠著同質性像語言血緣來凝聚,還有就是同樣的邊緣,也就是所謂的異質性。外在環境越危險,內部就會越團結。各國領導人的聲望都在提高,大家都在依賴權威。族群社會與家庭中都在出現各種衝突,全球化世界下所有人可以全球移動去尋求工作,儘管身分很低只要願意接受,就能移動,可以消除內部社會的差異。可是一旦封閉,原本跨界越頻繁的地方就越不能忍受封閉,衝突也越來越多。BLM與Antifa的族群與階級衝突,少數弱勢族群如亞裔、華人被霸凌。家庭中的弱勢族群也會被施以暴力,特別是在家庭中的男性失業時更是如此。當族群的邊界感覺受到侵犯,群體內的邊緣人就會變成代罪羔羊。族群內的彼此大家相信自己有共同的血緣,以此建構共同體。

過去我的研究,認為以血緣建構的團體,會因為現實利益去排除和接納一些人。我現在的研究更重視原初社群,血緣認同與空間認同重疊的群體。跟我住在一起的都是同一個民族。我這個想法來自我在羌族的田野,山寨中是同一個群體,但是空間認同的重要性比血緣認同更重要。地盤神同時也是家族神,當家裡的成員嫁到其他地方,她就成為其他家族、其他地方的成員。家中的空間都是你熟悉的成員,逐漸擴展你的空間到房間外、客廳,到了戶外被鄰居的小孩欺負,進入社會的同時也會想回到原初的群體去感受溫暖。這是一種人類的本性。小孩子玩的遊戲如躲貓貓,都是在想像外在有危險的東西。我們以前小時候會玩一種蓋被被遊戲,想像外面有危險的怪物,要在棉被裡面悶到受不了才出來。在羌族村寨中,作為男性家長在傳統社會中要求女性應該如何,女性在12、13歲時就要穿著和本村寨女性一樣的衣服。我們在4、5歲的時候都不會管女孩,到7、8歲就要求坐有坐相。家中擺設的品味成為邊緣。味道被成為識別潔淨與危險、危機與怪罪的表徵。社群會強調群體中的邊界,污穢與不潔會被用來強調邊界,怕狗、怕貓、怕不狗不貓的怪物;不男不女的;分蹄交趾就應該是不反芻的動物,可是如果分蹄交趾又反芻就違反人類對動物的分類,因此是不潔的動物。美國朋友聽到ABC講流利的英文會起雞皮疙瘩,聽到華人講破英文反而感到親切,破壞邊界與社群邊緣的被視為危險。大家都認為別的族群是髒的,在餐廳聽到漢族店員覺得維族人髒,在計程車上聽到維族司機覺得漢人髒。早期做口述歷史,會聽到外省人覺得臺灣人又髒又窮,臺灣人也覺得外省人又髒又窮。這樣的刻板印象來自外省軍公教覺得臺灣鄉下窮人髒,臺灣仕紳覺得外省窮人髒。有錢人會覺得窮人髒,印度社會中有不潔的、untouchable的人。

這是人類社會的老問題。中世紀法國以前有疫情危機,追打痲瘋病患,覺得他們下毒。後來又覺得是猶太人給痲瘋病人錢去下毒,猶太社群就遭殃。再來又聯想到西班牙南部的伊斯蘭國王給猶太人錢。黑死病爆發時,對猶太人的暴力事件發生順序地點幾乎與黑死病的傳播路線重疊,人類社會危機中就會找出替罪羔羊。我們以為是病毒侵入了聖潔的身體中,歐洲15、16世紀的宗教衝突中,聖潔的宗教團體有如原初社群,互稱兄弟姊妹、感受到溫暖。新舊教都認為骯髒的東西侵入,女性就遭殃,認為女性與魔鬼勾結使骯髒進入聖潔的身體,獵巫風潮就發生了。近現代納粹的大屠殺,民族國家是想像中最大的原初社群,中國人也想像蒙古人維族都是黃帝的子孫。在德國不是靠想像,是直接把血緣不同的人清除掉,六百萬猶太人和幾百萬的斯拉夫人都被屠殺。不是只靠希特勒與納粹黨去做這件事,這是搞錯了對象。19世紀初就有德國的思想家開始倡導德意志民族主義,主張自己是共同血緣群體,不能容納其他群體與文化。到20世紀初產生民族生態區的概念,血緣和空間完全結合,希特勒只是延續一個有一百多年的想法,這又根基於人類原初社群的想像。猶太人、狼人、痲瘋病人、怪物、女巫、恐怖份子,我們現在會想到回教的極端份子,會被這些概念誤導。

1970年代開始有飛機安檢,當時是面對日本的赤軍、北愛爾蘭的獨立運動、斯里蘭卡的猛虎組織,跟伊斯蘭無關。1989的阿富汗戰爭是關鍵,伊斯蘭原先認為敵人來自內部,被西方腐化的身邊人。後來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投入聖戰,美國在背後支持。意識到自己成為美國的工具,開始從對付自己內部的敵人,轉為攻擊外部的敵人,這就是歐美暴力衝突發生的背景。西方所謂的恐怖份子都是在貧民窟內,習於西方文化而不熟悉伊斯蘭教義、缺乏宗教熱忱的邊緣人,貧窮、受到歧視與輕罪的惡性循環,在網路上找到自己的原初社群與伊斯蘭教認同。這些人的信仰都是突然的,穿著改變、開始留鬍子,很多研究都有指出。移民和穆斯林的恐怖攻擊造成西方社會中對移民的恐懼,提出邊界被破壞的危機。美國的極右派與白人至上團體崛起,傳播穆斯林要將歐洲穆斯林化的陰謀論。兩本書的書名很邪惡也很有號召力,Londonistan 、Eurabia,不歐不伊斯蘭的想像,造成邊界被破壞的恐懼。2011年挪威的恐怖攻擊,先引爆炸彈吸引警察注意力,再到一個小島上屠殺執政黨辦的青年營,之後毫無反抗的投降,網路上的宣言表示其受Eurabia的感動,需要用行動來提醒大家這個危機。2019年澳洲的孤狼攻擊,跑到紐西蘭的清真寺發動屠殺,也是受到Eurabia和挪威恐攻的啟發感動。可以看到潛藏在人類心中的魔鬼出來。澳洲反恐部隊在阿富汗殺害30多位平民練槍練膽,社會震驚要懲處,但是重點在社會怎麼教育他們的。

恐懼是怎麼被建構出來的?一個巴勒斯坦的母親的噩夢是早上起來看到兒子留字條說要去參加聖戰。希特勒大屠殺的孓遺者,在中東扮演屠殺的角色。兩次大戰後這些國家獨立,獨立的過程中英法希望保持對中東國家的影響力,敘利亞與伊拉克的邊界對殖民母國而言很重要,軍官在談判桌上畫出來。北非與中東國家的難民都來自邊界是直線的國家,戰爭沒完沒了,產生災難。所有衝突的主要犧牲者是穆斯林,生活在暴亂與恐懼中,反恐的軍人可能才是他們眼中的恐怖份子,但是在新聞中難以看到,只有誇大的報導全球哀悼歐美發生的恐怖攻擊。統計上來說,次數和死亡人數,最大的受害者都是穆斯林。國家制度化的暴力、高效率的暴力、個人持刀的暴力、家庭中暴君的暴力,都是原初社群的認同與汙穢的概念。人類的社會要求純淨的民族或宗教的團體,另外一個意義就是不能寬容。指責沙烏地阿拉伯每年用幾十億美金贊助瓦哈比主義,伊斯蘭世界中的傳統,沙漠中的宗教到世界各地土著化,薩拉菲、瓦哈比主義要將土著化的穆斯林拉回到純淨的伊斯蘭生活。沙烏地阿拉伯又是縱火者又是救火者,自稱只是推動純淨的生活,同時又資助反恐行動。馬來西亞的華僑很多會覺得現在的馬來西亞很不熟悉,很難和穆斯林朋友一起吃飯。過去中國的清真寺很多是中式寺廟的形式,近二十年的新清真寺都是圓頂。回到會議主題跨越想像的邊界,不只是想像,同時也建構我們社會的現實,國家、族群、階級、性別的知識被我們社會接受,像是美國以五月花號為美國開端,就會區分先來後到,誰是開拓者,誰是解放者/被解放者,社會中就會有邊緣人的出現與接受此命運的人。

夏天坐在荷塘邊,一開始會有很多青蛙的聲音,後來只會聽到一個典範的聲音,會忽略社會中的其他聲音。不合文類的方志、族譜、野史,會被歷史學家覺得不可信,但是現在我們可能覺得那很珍貴,包含其情感與意圖,去突破框架邊界。雲南方志的王松全國知名,被找回修方志,但是方志局的同事都不能接受。受到大理的歡迎,違反方志的格式。方志的格式將地方變成中國的一部分,寫方志的人沒有那個意圖,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因為使用方志的文類而讓臺灣變成中國的一部分。王松的方志有很強的本土意識,受到當地的歡迎,後來使雲南當地原先自稱漢人的人都變成白族。可以從中讀懂社會,擔心社會中邊緣的聲音消失,當要求社會中的一切報導是客觀真實的,就進入了思想的牢籠,我們走在尖銳的石頭上卻不知道痛。」

【場次:1A】11:10-12:10

主持人邱添生:
「我現在進行第一場發表會,感謝大會邀請退休多年的我回到母系,非常溫暖。簡單介紹一下,第一位是台大歷史系教授閻鴻中,中國上古秦漢專業的教授,題目是神話傳說與早期中國族群關係試探,評論人是本系的陳健文教授,專長上中亞北亞史、秦漢史。第二位發表的是本系陳秀鳳教授,她今天要談的是「權力的在場」——以維文斯和平協商為例,這是她留法多年的專業,評論人是本系的楊彥彬教授。」

論文題目:神話傳說與早期中國族群關係試探

發表人閻鴻中:
「我是1988年碩士班畢業,有種回到在讀碩士班的感覺,跟學長姊分享。我想拿一個沒把握的題目來發表,可以接受大家的批評,我覺得這種感覺非常好。我從文獻分析著手,神話是上古文獻中很重要的類型,這不是我的專業,但是我們如果可以分析上古開始完整的神話紀載,是了解神話最穩固的基石。中國神話研究很大的特色是將其視為傳說,以了解原始時代社會的樣貌,並未因古史辨而受到打擊。認為三皇五帝的歷史是不可靠的,但是等待重組去解讀其中遠古社會的原貌。直到近年,仍有很多的人類學家與考古學家也研究神話,神話傳說的研究中有很多歷史學的思考。最早承載神話的文本,甲骨文太簡單而難以分析,所以我根據詩經、左傳、國語進行分析,以兩個案例初步表達我的想法與問題。詩經〈大雅.生民〉姜嫄生下我族(后稷、周人)的人,從周人的立場看周人的祖先。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在祈求生子的過程中踩了腳印而感動生子,生子為棄。嘴巴碰到什麼東西都吃,最後對穀物有特別的感覺,把他種植下去又長出來,有這個專長,將上天賜與的四種美好穀物種植,洗淨烹煮,加入香草與羊並祭祀上天,上天聞到後感動並開啟祭祀的傳統。農業的詩,建立農業生活的傳統。此一傳統持續到〈魯頌.閟宮〉繼續保持,可是《左傳》文公二年所引「君子曰」卻重新詮釋這則神話。上帝和后稷之間有明確的父子連結關係,帝脫離了上天而成為人間的角色,與人間的帝王有明確的血緣連結。三代與三代的後人,在春秋還在的國家祭祀這些祖先。帝以非單一上帝的形象,而是構成了五帝的形象,古史辨的攻擊實際上忽略了很早就有的材料。遠古史的真相可能與神話接近。郯子反映古代重視祭祀與官職,天官民官公官農官,不同於周禮,以周代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古代官職,也存在爽鳩氏等仍存在的部族政權。孔子因此聽到而去向郯子學習,認為天子應該要禮失求諸野,不將其視為神話而是古代制度。神話與現實的族群活動與具體典制之間具有關係,是其建構的重要基礎,神話不是說故事,是在解釋現實中典制與活動的樣貌,為了解釋現實的工具,而不是為了解釋過去。古代神話的改變反映社會現實的改變,可以從此想像遠古神話的是否真的符合我們要討論時代的樣貌。」

主持人邱添生:
「閻教授的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神話本身的內容,而是要討論其族群的現實與心態。我們請陳建文教授講評。」

評論人陳健文:
「閻老師的重點在於神話、祀典與族群記憶的關係,這樣的問題意識,點出祭儀裡面中神話宣示的作用,是閻老師閱讀左傳悟出的心得。我們都是管東貴老師的弟子,管老師在史語所長期擔任人類組的研究,強調人類學與歷史學的結合。我今天看到閻老師又回到管老師的師承,我自己的專業比較是體質人類學。人類學很重視神話的母體,洪水、鳥身、弟兄、英雄、神話學中很多比較,強調自己是神的後代,例如蒙古人黃金家族的血統。木蘭與麒麟書中有一篇文章天(堂)之子與神之子,比較東亞天子與內陸神子的概念。我受到王明珂老師啟發,神話的研究有其他可以入手的角度,符碼構成的文本,如何再現或表徵,構成論述,接近其語境。閻老師的報告已經有貼近此方向,第八頁提到對古史族群的理解,是涉及現實政治的知識。這可能是我們歷史學者更要去探究的,我個人認為顧頡剛被邊緣化了,因為對岸強調信古,疑古的說法就被排擠。特別是目前清華簡的材料提到秦人起源,可是其實顧頡剛的研究就已經討論清楚了。二十世紀有很多上古史的大師,可是其中對古籍比較熟,我還是推薦大家去細品顧頡剛的研究。」

論文題目:「權力的在場」——以維文斯和平協商為例

發表人陳秀鳳:
「基於對covid-19臺灣的半封閉狀態,對和平環境的追求,討論維文斯和平。聖奧古斯丁認為人類的需求無法在現實中完全滿足,正義和平只能在耶穌基督的世界中實現。人類各勢力不停的衝突與重塑勢力範圍,法蘭西王國在15-16世紀持續發生戰爭與簽訂和平協議。1598 年 2 月到 7 月,法蘭西、西班牙、薩伏伊公國、教廷代表,在維文斯的協商談判所簽署的「維文斯和平協議」,總結了 16 世紀初以來法蘭西所面臨的國際政治問題與危機。過去的研究仍然關注其在政治與政治的意義。400周年的論文集仍然以條約簽訂的細節進行討論,開始點出地點空間的重要性,傳統政治軍事史的文章居多。線性邊界的開始被提出,國際外交的範疇,延續學界既有成果討論權力在公私領域的擺盪與滲透。德貝利耶弗和西樂利為亨利四世的主要談判代表,教廷派遣亞歷山大梅第奇樞機(Cardinal Alexandre de Medicis, légat en France)為其特使。國王在這個談判中無處不在,草擬提議書交給梅第奇。優先權的問題浮現,誰應該在談判場域中的主要位置,反映現實政治關係,引發法西衝突與教廷調解,法國先選,最後法左西右,跳開傳統右卑左尊,以挑選座位的主動性為主。外交協商的主動性,來往書信繁多,亨利四世對代表下指導棋,強調何時撤兵、撤多人人、交還多少人質,書信用語往來給私人與國際代表,不強調國王的身分,個人就是國王的事實不需強調,只自稱亨利。作為個人的亨利與作為國王的亨利等同起來。過去公文後會簽署神恩的法蘭西國王,私人書信則不會自稱國王、甚至沒有署名。國王在用詞與落款上顯現出更具私人的親密性。同時代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與伊莉莎白女王都會簽名附註國王的身分。我和我們的自稱在書信內容中交替使用,定位自己在公共與私人領域中的地位。個人對政治與公共領域的期待不是偶然。從公領域到私領域互相滲透,國王的身分對各領域的影響更多。外交網絡的建構,既是國家權力的延伸,對於君主而言更是權力放大的契機。外交特使作為亨利個人權力代理人的身分。國王稱:我的王國、我的城市、我的火砲,特使:我們的國王,去強調其權力來源。稱此政治模式為人際網絡的公共關係,表現出16世紀晚期法蘭西國王在公私領域的權力滲透,國王為中心的行政管理與私人關係交互影響,形成新的權力圖景。」

主持人邱添生:
「謝謝陳秀鳳老師帶來以都鐸王朝、波旁王朝與哈布斯堡王朝三方互動的精采研究,請同樣留法的楊彥彬老師評論。」

評論人楊彥彬:
「這是陳秀鳳老師涉及法蘭西王權研究的延續,神聖化與俗世化,關心非常一致並旁及其他議題。今天的論文也是以王權為核心,但是切入的視角卻從法國國內的內政轉到偏外交相關。新領域的開拓會有新眼光的運用,陳老師引用包括哈伯瑪斯關於公共領域轉型的討論在內的多個政治學研究的視角。歷史學研究的證據——史料,陳老師利用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材料,從檔案材料討論國王與代表之間的關係、國王與教廷關係的修復,同時使用回憶錄材料去映證對應。參考既有關於簽名的研究,包含詔令集與書信集材料的使用。這文章還在滾動式的修改中,有些文字上的問題,可能西屬尼德蘭的用語要統一明確。你和您們在法文是同一個字,但是在外交領域上可能您們會是比較好的用法。標題中權力的在場可能需要說明這個在場是否有研究上的專用術語脈絡。現有空間的討論似乎不是很清楚,座位更是一個先後的主動權,更多是在書信中表現亨利四世的存在。如果以談判的結果而非談判的過程與會場中,可能缺乏論證國王的無處不在。國王的代表之意義,使節是國王的代表,也具有國家的意義。路易十四所謂朕即國家,公私領域可能沒有很明確的切割,國王的代表應該也會有一定程度上國家的性質。我對這篇文章認為有運用新眼光檢視臺灣學者沒有用過的新材料,討論沒有討論過的問題。修改後會是很棒的文章。」

討論答覆

陳維廷:
「法王的自稱是用單數自稱,為何英王卻是royal we這樣的複數?」
「身體政治,而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國家身體,國王用肉體下命令。絕對王權權力集中在國王的肉體上,而不是神恩國王,是否可以視為歐洲走向絕對王權的象徵?」

邱添生:
「請閻鴻中教授回應評論」

閻鴻中:
「謝謝陳健文的評論,我認為顧頡剛的研究是很有啟發性的,是理解古代文獻的典範,解讀文獻中的現實意義,賦予古代社會的想像力與重建能力很驚人。我也受到他的啟發並希望能運用在研究中。謝謝健文教授的協助。」

邱添生:
「請陳秀鳳教授回覆」

陳秀鳳:
「我今天最大的收穫就是聽到楊老師的這些建議,我以前也沒有接觸過早期現代的這個部分,腳有點抖。關於空間的問題,我原來寫的是儀式,如何呈現和平,後來寫很多但是快截稿了,來不及呈現。另外還有想討論國王的權力如何在時間的流動中呈現。國王和國王之間的協議已經開始反映出其作為國與國之間性質。回應到同學的問題,不是肉體的君王,這時候以哈伯瑪斯來說還沒有出現公共領域。私領域不一定是個人肉體,而是作為納瓦爾王國的國王而有別於國家本身。法蘭西國王也會用複數的自稱,但是多數還是用單數,特別是在命令的時候。走向絕對王權是個漫長的過程,許多學者都有提出各方面權力發展的觀察,這應該也是其中一部分。」

邱添生:
「謝謝兩位老師的回覆,很抱歉我沒有控制好時間,我們這一場次到此結束。」

【場次:1B】13:30-15:00

主持人呂春盛:
「李宗翰教授哈佛大學畢業,專長是宋代史與數位方面的處理。僑教中心的沈宗憲教授帶來的主題是召喚亡親、安頓人心――宋代士人祭祀祖先禮儀之研究。方震華教授報告的主題是以車抗騎――宋代戰車的論述與實務,很有趣,到底是騎兵好還是車戰好?廖咸惠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專長是近世宗教思想文化社會的研究。楊宇勛是師大博士,在中正大學擔任教授,專長是宋代史,評論沈宗憲教授的文章。陳昭揚是出身清華大學的博士,專長是女真與金,要評論方震華教授車戰的文章。我現在把時間留給發表人和評論人,我們先歡迎李宗翰教授。」

論文題目:宋代方志「人物傳」體例之演變與士人家族:以明州方志為例

發表人李宗翰:
「很惶恐來跟大家報告我的讀書心得。今天的討論主題是明州的方志,很不成熟的文章。宋代方志人物傳的體例經過四次變化,一是從無到有,只有人名清單,再變成沒有分類的人物傳,三變是以家族分類的人物傳。其演變與士人階層的發展有密切關係,分別對應宋代士人階層從初現到穩定並進一步發展。現存三部明州方志,分別成書於1169、1228、1259年,本次主要以前兩次進行討論。第三部體例很怪,可能要另外專文討論。方志的前身為隋唐圖經,內容應無人物傳。隋唐圖經屬於政府檔案,協助關於治理地方,不需要收錄地方人物傳記;1100年前方志以手抄本形式流通,讀者有限,加入人物傳意義不大;圖經篇幅有限,難以包含詳細的人物傳。北宋現存一部圖經,其中的人物類別只有人物清單,標準為顯宦,只有少數屬於士人。南宋以後方志的篇幅持續增加,人物傳是主要原因之一。不分傳的人物傳以乾道四明圖經為例,按照州和縣分卷,各州縣下分小類,各有人物傳的類別,已具有傳主較詳細的生平傳記,採取人物不分類的編纂架構,多數為顯宦,只有少數為沒有出仕的知名學者。方志人物傳產生變化的可能原因:1050-1169年間明州出現穩定的士人階層。新興士人的大量增加與方志人物傳的增加中間大概有60年的延遲,顯示新興的士人階層需要時間認識方志可能對它們帶來的用處。方志也在此時期由抄本轉為出版物。宋代明州的科舉中舉人數也在後期開始增加,隨著范仲淹慶曆變法開始在全國各地設立學校,明州的中舉人數開始在北宋後期和南宋持續增加。方志的歷史性質也產上很大的變化。13世紀之後方志人物傳的體例又開始出現變化,以家族的方式為人物傳進行分類。寶慶四明傳敘事架構以官員與士人為技術對向,進一步以家族分類。特別強調地方家族在仕宦上的成就為其目的。樓郁傳:樓郁本人+樓氏第2-7代子孫的傳記。並非僅明州有此現象,而是1200年後的普遍趨勢。方志人物傳產生的可能原因與地方士人家族的成形與愈趨穩定有關,進士從進士家族出身比例從43%提升到52%。衣冠盛事的類別出現:父子宰相、兄弟同榜等。方志的功能隨歷史不斷變化,並非以新代舊,而是在舊有功能上疊加上新功能,沒有取代舊而是新舊並存,變化的因素其中之一是士人階層在歷史上的演變,地方方志出現作為公共族譜書寫的新功能。」

評論人廖咸惠:
「非常明確的問題意識,以明州方志為例證討論宋代方志的歷史意義,宋代方志的變化,為何產生這些變化,這些變化與明州的士人階層出現與鞏固有關,這樣的變化具有甚麼意義,試圖透過方志宣揚其家族之地位。我比較好奇想提出的問題:第一個是,文章提出這是方志編纂的趨勢,只舉出兩部人物傳,而第三部方志沒有人物傳,能說是一種趨勢嗎?如何在地方志中被呈現,方志中應有兩種力量影響方志中如何呈現家族,包括編纂者與地方家族,兩股力量如果同時扮演影響,文章應該對方志的編纂過程進行說明。是否所有的明州家族都被收錄,如何呈現,分析其中的偏重與不均衡,是否可以推測當中地方家族的競爭與衝突勝敗。宋代明州地方家族的研究很多,如何與現有研究進行對話。家族的研究是否具有重要性,家族的意識是否強烈,現有研究的看法分歧,可以與現有研究對話產生不同的觀點。圖表1的其他顏色代表什麼?樓氏有22位進士,可是圖上只看到三位,想了解這兩份資料之間的差異。」

論文題目:召喚亡親、安頓人心――宋代士人祭祀祖先禮儀之研究

發表人沈宗憲:
「在這個場地很像在開同學會,很多學長姐學弟妹,我在這邊跟大家報告我的研究成果。宋代人如何祭祀祖先和如何討論這個問題。我前年寫了一些宋代喪葬禮儀的問題,宋人常感嘆五代的戰亂讓人和文獻消失,能靠記憶去還原紀錄。宋人的疑經改經既為其學術成就,也是因為其缺乏學術傳統。平凡的人需要將知識與生活、世事相結合。過去研究較重視先秦的喪葬,宋代火葬與皇室婚禮、北宋中期的理學家。宋代士人並非有組織的團體,只是想討論他們面對生命盡頭時,如何使用傳統書籍進行對死亡的討論。子產論伯有為厲鬼,子產家族吃好用好所以死後變鬼很正常,祭拜祖先就是為了安鬼魂。范仲淹用形神日分、氣幹漸離,意指快離開人世;曾玨(文天祥外公)預知將亡;司馬光認為生死是必然的現象,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蘇軾從易經推論精氣、鬼、魄;胡瑗解釋易經的萃掛和渙掛。了解其在人生中學習儒家經典,如何在面臨生命終點時對傳統經典運用在死亡進行解釋。司馬光引家範贊成季子,王安石卻批評季子對親人死亡無動於衷,兩人在政治上觀點相左,也在此問題上相反。司馬光是基於有將軍死在北方,家裡希望為他招魂,司馬光卻認為死後沒有魂魄,但是國家應該要負責任。不完全是基於政見不同而反對對方,而是基於其學術訓練提出觀點。理學家的氣論:周敦頤太極圖說、張載、程顥、朱熹以氣解釋魂魄,語錄中可能前後矛盾,但是時間場合不同而可能有不同想法說法。應該要祭幾代?該如何調整據今一千多年的先秦典籍以適應當代又不會離經叛道。引古代禮典,指出埋葬的目的只是不願意見到親人屍體腐敗,重點是祭祀。每個人解讀的聖人之意不同。二品以上祭四代、三品以下祭三世,六品以下祭於寢。士人相繼提出調整與折衝。朱熹上承二程,主張禮典沒有就自己創造。司馬光:祭三代;程頤上祭高祖,朱熹:庶民上祭四代也無害。關於祭祀日程,宋代也和古代不同。時間到了就請先進再指教。」

評論人楊宇勛:
「今天很榮幸回到母校,對我的學長沈宗憲教授進行評論。要談禮儀這方面要熟悉先秦典籍,我這方面比較弱,貢獻比較低。有幾個不錯的內容,魂魄的概念、祭祀祖先的目的、世數、日程等等問題。初步的結論認為宋人與先秦之間有承接也有創新,理學在其中的作用。墓主、祭墓、掃墓等很多方面還在作者將來的野心範圍內。傾向綜合整理,而非明確的問題意識,功能性更強且可全面了解、整體性看法,問題意識的寫法也不能解決一切。註7作者為粟品孝。南宋的理學與其他的思想家有些區別,可以分類再進行分析並書理清楚其脈絡。」

論文題目:以車抗騎——宋代戰車的論述與實務

發表人方震華:
「宋代的文獻之中有很多關於戰車的討論,認為可以在野戰時透過戰車對抗遊牧民族的戰車,援引歷史上的前例以證明戰車的價值,反對者則從可行性上進行質疑。復原過去的作戰方式反而是一種現行戰場技術的創新,反對者是主張延續既有的戰爭技術。可是為宋人試圖實用歷史的例證,提供分析知識與實務之間複雜關係的材料。後人容易指責車戰者食古不化,但為何沒有出現在更早的時代?反應出何種作戰思維?倡議者難道沒有意識到古今之別?春秋時代駕駛戰車、持弓箭與戈矛互相攻擊,後來步兵和騎兵程為戰場主力。和代以醬將領在作戰時使用車輛的事蹟為史書所載,受到宋代讀書人的注意。宋仁宗下令編纂的武經總要對車戰有系統性討論,車戰三代為之,此後以騎兵為便;衛青是以車為衛。當時想參考仿效的車戰並非春秋時代的互相追擊交鋒,而是以車輛相連為營。武經總要又引用太公六饕宣稱一車當十騎、十乘敗千人,主張戰車為攻擊主力卻沒有實例。究竟在以步騎兵為主的戰爭中,以戰車為攻擊主力是否恰當?北宋的本朝平戎萬全陣圖:三個戰車相連組成的大營,每個大營有四個門,共有1440部戰車,每個戰車有24個士兵,3人在車上,4人在馬上;車陣又搭配望樓與拒馬,很難想像其可以在曠野中搭起城寨又能方便移動。不能主動出擊,而敵人可以自由離去。與其在野外用此陣作戰不如在城中防守。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吳淑率先提倡車戰,戰車只使用於防禦,重點在於宋朝的騎兵能否追擊擊敗敵人。多數車戰構想著重防禦,笨重而難以移動,且未考量推車人員的戰場存活。徽宗於崇寧三年製造戰車,因太寬無法配合車轍而無法送到前線使用。1125年金兵南下,宰相李綱認為首要目的是阻止士兵逃亡,因此可以使用戰車防禦。宗澤作戰時使用戰車,士兵直接棄戰車逃亡。高宗在1132年宣示車非利器,但是無法阻止官員倡議惟有戰車可以對抗騎兵。外在現實因素使戰車難以使用,文人缺乏實戰經驗而只能援引書中知識作為討論軍事的基礎,又因為缺乏實戰經驗使其軍事建議與決策只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戰爭失敗。」

評論人陳昭揚:
「我們知道戰車有很多人覺得有興趣,在東周時因受限地形且訓練麻煩而被取代。宋代的戰車型態也已與商周不同,細部操作也與春秋之後利用戰車防禦的案例上有所調整。就實戰案例可以看出是不太好的構想,是錯誤的嘗試。不斷有人提出還去實踐又失敗,不太好用食古不化進行討論,如何根據當下條件進行規劃。宋人的車戰概念及其使用,方震華老師提供討論的基礎。主要有三點想法:宋代一直有人主張車戰,分析宋代士人如何檢視前例並建議於實用,不知道是否能請方老師解釋宋代文士論兵的狀況;這些文士主張車戰能有實效,車戰概念是否有其脈絡與發展,是否受到學說影響或是同一批人,大約有14位主張及贊成車戰者,背景複雜而難以確定其脈絡,這樣的聲音如何浮現出來;馳車擊戰到以車為衛,中間的發展很有趣,巨大且可以組合成為城堡,令我聯想到宋代水軍以防禦為主,一個敗筆是蒙古船艦雖然規模小與少,但是宋朝方面將船艦連結在一起成城寨,容易被放火破壞,是否反映其在戰爭技術上出現想法上的套路?」

討論答覆

李宗翰:
「謝謝廖老師的建議,很多地方都是我的文章需要深入發展的地方,前面的圖表和圖15、16出自兩個不同資料,前面的圖表來自寶慶四明方志,後面的圖來自CBDB。我認為把圖放進去可以說明士人階層發展的狀況與差異性。趨勢並非單純根據這兩本作的,而是根據流傳至今的29本進行觀察。我沒有作完整的分析要怪詠芝,他沒有給我足夠的時間開玩笑的。這29本方志是否能代表宋代的方志發展趨勢?也許不能,但是不能懷疑我,因為沒有其他方志可以看到了。」

沈宗憲:「我架構改了三次,有很多錯字漏字。我一開始是想解決宋代士人養成過程中的知識架構如何服膺現代,很多想當然耳碰到當官和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上古立尸找孫子扮演死去的祖先,雖然符合昭穆觀念,但是又變成爺爺拜孫子。不同階段的祭祀有很多內容,很多學生去問朱熹程頤程顥,有不同的答案,引導喪家面對狀況。非作喪葬的會有很多疑問。理學家是最容易變通的一群人,而司馬光與呂祖謙則更堅持上古傳統。」

方震華:
「我很快地回答三個問題,宋代文人統兵很重視經典書籍的知識,特別有興趣將歷史前例運用在戰場上。是否有一群人或脈絡,其實其背景很複雜,不只文人也有武將,高低級武將都有。宋代的防禦作戰思想,因為資料不足而很難討論清楚,宋代和蒙古的作戰前五十年水軍是很積極的進攻,但是到了最後兩年卻變成連結防禦。」

劉奕賢:
「方志人物傳的篇幅增加是否與其用途轉變有關?」

李宗翰:
「人物傳的篇幅增加與其用途轉變之間密切相關,也從手抄本的官方檔案到出版品之間的變化有關。但是其使用者和使用方式很複雜。」

林欣宜:
「宋代地方志的變化關係到的是士人階層的興起,方志功能性與趨勢問題,是否也可以討論宋代家族的發展與變化如何反映在人物傳的寫作中。」

李宗翰:
「宋代社會史是我不太敢碰的地方,例如關於宋代社會中有兩種說法,一種強調家族的性質,一種則強調家庭作為基本單位。從地方志中可以看到地方志在社會流動中扮演什麼功能,成為地方士人推銷自身形象的工具。

【場次:1C】15:30-16:30

主持人陳方中:
「主持人就是沒有發表的那個人,他就會當主持人。發表人才是最珍貴的。我們這一場次的第一位發表人是臺北大學何淑宜副教授,專長是明代社會文化史,請何教授開始。」

論文題目:紀念與紀錄:明代中後期浙東的禦倭人物祠廟與記事

發表人何淑宜: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回到母系來報告,要向各位報告閱讀一些方志的觀察,嘉靖大倭寇到隆慶年間東南沿海出現了一批祭祀在禦倭戰爭中死亡的人物與祠廟,討論範圍限於有計入官方祀典的廟宇,地理空間限於浙東。倭寇是散漫的、零星的攻擊,但是對浙東地方造成非常大的傷害。並非是一種隔幾十年後才開始的追思,而是在戰爭的進行過程中,就陸陸續續追鋒進行建設祭祀的。戰爭撫卹與進入祀典的制度為何?制度如何落實在地方祠廟的祭祀中?並非所有人都能進入國家祀典中得到應有的撫卹,地方上的人如何對沒有被撫卹的人進行反應?以明代記載而言,當朝立祀從洪武年間就開始有了,但是嘉靖年間是大高潮,嘉靖又比同樣長時間且兵災多的萬曆多很多。被立祀的身分包含士兵、官員、仕紳、老百姓。因為什麼樣的戰爭而有機會被立祠?《明實錄》中記載被立祠的人中官軍有21位死於北虜21,13位死於南倭,5位死於其他;官員有5位死於南倭,2位死於其他:此外分別有1位鄉紳與2位民人死於南倭。成化14年制度規定奇功陣亡才能立祠;隆慶3年檢討過去弊端和重申立祠原則,反省嘉靖朝的立祠浮濫,有人在戰爭中逃亡被擊斃卻被立祠,強調要有嚴謹的審查和收束資格。從每個實際被立祠的案例去討論,地方上報戰功,根據以前例子去看,強調回勘與勘報的過程,存在許多變項。如果翻閱地方志,會多於明實錄與國朝典彙的統計,後者只能反映趨勢。倭患下的地方社會話題與困擾;勘報:兵部議覆、禮部討論、皇帝裁決,巡按禦史為其重要中介者,另有總督與知縣也扮演一定角色。32、36、38年立祠的案例進行討論,經過巡按禦史與總督的呈報,來自地方士人的呈請,為地方軍官申請立祠。事件發生到立祠的時間很短,嘉靖32年案例當年就立,38年案例是隔年,而老百姓的案例就要等很久。胡宗憲幕僚茅坤為同年進士寫墓誌銘並影響立祠的進行。地方志的紀錄補充祀典之缺,方志「當下」的記載有所寓意。溫州殉難人員與官員上有所重疊。其中多為與負責倭寇的胡宗憲等有幕僚謀士的關係。突出在倭患中死亡的低階官員,不只是為了突出忠義的性質,更是為了讓它們在嚴格祀典記載之外,能在地方志中得到官方應有的表揚。明代中期有兩種管道同時並行,因為時間的關係,我今天就報告到這邊。」

評論人衣若蘭:
「謝謝葉主任邀請我,不然我看到這個議程宋史和明清史的部分,感覺好像沒有交報告給林麗月老師。扣合會議的主題討論到族群禮法與社會,戰死立祠的制度並未有明確規定,嘉靖朝又是禮制變化更多的時候,可以補足這方面的了解、以及關於抗倭戰死的部分。這方面我是門外漢,所以我有些問題想要向何老師請教。是否能讓讀者有更清楚的圖像認知?為何重視這幾個府?如果因為浙東沿海倭亂嚴重,為何嘉興府未被討論。立祠祀典可以提供圖像,祠祀、祠祭、建祠等關鍵字可能有更多內容。第三四節的討論對象我不是很清楚。關於紀錄的部分,誰被記錄,有處理到,但是與有被錄入或沒被錄入後來補上的人有何差異?入方志的紀錄只有補祀典之缺還是有其他目的?紀念記憶的背後想討論的是什麼?跟地方家族上有何關係?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希望何老師能給我們多一點的訊息。」

論文題目:教派與傳播:清乾嘉道時期民間秘密宗教跨地域性傳教形式

主持人陳方中:
「接下來我們請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邱麗娟副教授報告。」

發表人邱麗娟:
「蒐羅奏摺中關於民間秘密宗教的內容進行討論,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盛行,仰賴教內人士的積極傳教。以血緣地緣的人際網絡在鄉里鄉間傳布,師父行業具有流動性,走方行醫等。清代官員黃育楩在破邪詳辨中說:『邪教或充醫卜,或充貿易,遍歷各村,親去傳徒。』明代中葉羅教以來有一兩百種,融合並簡化儒釋道思想,更貼近民間生活。五部六冊在台南的齋堂還有保存。走方賣藥的行醫傳教,念咒練氣,以醫傳教:針灸、按摩、中醫、坐功運氣、跪香念經、飲用茶水等等。行醫傳教的案例,道光11年大乘教魏中沅行醫。往來貿易的行商傳教,師傅遊走四處販賣各種商品兼傳教,混元教的馮進京行商傳教案例。市集的人群集中而適合傳教。算命與匠師人士的外地傳教。雲遊僧道的隨緣傳教。秘密教派傳布從小區域發展藉由出外師父四處遊走,跨地域的傳教定點與非定點的船教,在底層社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主持人陳方中:
「接下來我們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張秀蓉副教授評論。」

評論人張秀蓉:
「邱麗娟教授從博士論文到之後的期刊論文都是在這個領域中進行耕耘,可以看初期努力。從官方檔案呈現的秘密宗教傳教形式。流動是重要的概念,扣緊此主題進行清晰的說明,結構簡要,引用檔案並進行解釋,閱讀起來很流暢且愉快。作為評論人還是有些事情想要請教,反正我站著說話不腰疼,跨地域性之外是否存在其他特性,包含知識或性格等。不一定具有流動性就能傳遞宗教,可能要考慮到人與知識的特質。重點在人,宗教在人的載體上跨地域時可能還有其他的重要問題和資料,沒有在這次報告中拿出來用。劉子揚、張莉編的《清代查辦秘密社會案》應該是《清庭查辦秘密社會案》。人名有不一致的狀況例如:楊老喜/陳老喜。」

討論答覆

主持人陳方中:
「我自己是做義和團,有很多資料可以比對,所以我沒有很相信義和團的清朝政府檔案,有很多事,其實在清朝政府檔案中的描述是很不確實,或是會有官員為了推卸責任而避重就輕、將原因推卸到外來者而非本地的原因上。」

提問人李宗翰:
「是否可以看進一步收錄陣亡的標準,是否有遺漏掉一部分。」

提問人林麗月:
「我想請問何淑宜老師,被立廟祭祀的人是否都是參加戰爭,而是被捲入的民人,他們的故事是否與鄉村老百姓的故事是一樣的?老百姓是在什麼樣的脈絡下犧牲,是否有所區分?會影響到他們的立廟?這些都是禦倭嗎?禦倭是外患嗎?如何區分被立廟的人在故事中不同的地方,涉及到其性質與立廟的層級高低?提到袁大誠希望藉由修府志追究禍首並褒揚地方有功人員,『諸臣工迂謀始亂,養寇欺君者,望翁直書之。』似乎並非追究地方上的戰敗原因,而是檢討更高層的朝堂決策。嘉靖後期有很多這樣對朝堂的議論。不知道你怎麼看這個部分?」

何淑宜:
「感謝衣若蘭學姊當我的第一個讀者,文廟的祀典被重視研究,然後而中國社會是戰爭頻繁的社會,武將的陣亡撫卹祭祀是如何被處理的?禦倭而死的人是怎麼被處理的?陣亡人員的身分與狀況為何?倭寇不完全是日本人,挑這四個府是因為它相對於福建漳州泉州是不一樣的區域,福建和浙江方志對禦倭的記載就比較少。因為稿期緊張,先處理進入國家祀典的。民人大多不是逃難而死,而是自己帶著軍隊去抵抗真倭假倭,衛所軍隊很多不敢戰,客兵調來反而變成地方困擾,只好自己武裝軍隊來對抗。方志編輯的立即性將其收入。戰爭發生不久後如何及時處理,地方上如何在中央無法妥善處理時去處理,在方志中如何表現。因為官方祀典的不公才要寫進去方志裡。」

邱麗娟:
「人的特質,具有宗教魅力如善於論述、能吸引人。傳教形式跨地域其實還有組織戰,有組織的教派將宗教傳出去。關於主席提到官方檔案可能有脫罪問題,但是如果離開檔案就有很少資料可以討論。紅陽教和寺廟的關係就很密切,但是可能還要專文去釐清。」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