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數 | 作者姓名 | 頁碼 | 篇名 | 附加檔案 |
---|---|---|---|---|
第 41 期 | 張家綸 | 233-244 | 評介《折射的現代性:日治時期臺灣的視覺文化與認同》 |
檔案下載![]() |
第 41 期 | 謝明如 | 245-258 | 評介梶山雅史編《近代日本教育會史研究》 |
檔案下載![]() |
第 40 期 | 鄭宗賢 | 1-29 | 東郡政區變遷考察--兼論漢初梁國北界 | |
第 40 期 | 林時民 | 31-56 | 史學批評的批評:《史通》中的《史記》論析 |
檔案下載![]() |
第 40 期 | 王家儉 | 57-84 | 十九世紀英國遠東海軍的戰略布局及其「中國艦隊」在甲午戰爭期間的態度 | |
第 40 期 | 張瑞德 | 85-100 | 化干戈為玉帛:溝通型幕僚與民國政治 |
檔案下載![]() |
第 40 期 | 伍碧雯 | 101-135 | 從民族到種族: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猶太裔人類學者論「猶太種族」 |
檔案下載![]() |
第 40 期 | 葉高樹 | 137-193 | 最近十年(1998-2008 年) 臺灣清史研究的動向 |
檔案下載![]() |
第 40 期 | 劉心如 | 195-203 | 評介Craig Clunas,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 |
第 39 期 | 司徒琳(Lynn A. Struve),譯者:王成勉 | 1-16 | 儒者的創傷 ─《餘生錄》的閱讀 |
檔案下載![]() |
每頁紀錄數 第一頁 往前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之 67 下一頁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