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English

期刊論文

期數 第 70 期 
篇名 從政府檔案到出版物:宋代方志的轉變及其歷史意義 
作者姓名 李宗翰 
頁碼 1-48 
摘要 北宋前期的圖經繼承隋唐圖經的傳統,仍屬政府檔案,主要以抄本形式保存於政府機構中。遲至北宋中期開始,圖經開始出現一些新變化,包括作者身分的出現(包括平民士人也開始以圖經作者身分出現)、作者寫序說明編纂緣由、以及編者會抄錄一份藏於家中以作為日後與其他士人的交遊之資等。約自1080年代開始,圖經開始被刊印出版,導致其預設讀者從少數地方官員與少數有機緣的士人, 擴大到全國範圍的官員與士人, 圖經的名稱也逐漸轉變為方志。隨之而來的另一變化,是地方長官也開始對成為方志作者感到高度興趣,因為他們注意到可以利用方志的出版,來向全國範圍的讀者宣傳其兩種身分:幹練的政府官員與有文化修養的儒家士人。方志在此時發生這些變化,應與當時士人數量的大量增加有關。由於薦舉在宋代升遷制度中對於改官的重要性,士人之間的人際交流與社會網絡發揮了重要功能,方志的出版正好可以作為編者在廣大官員與士人社群間, 建立潛在社會網絡的方法之一。1170 年代以後,編者以外的地方士人,也開始利用方志人物傳,向全國官員與士人宣傳以特定群體為主的地方士人形象。大約自1190年代開始,地方官員也發現,在方志成為出版品之後,除了作為方志作者的身分之外,他們還可以利用方志記錄其具體事蹟,更精確地形塑自身作為幹練官員與儒家士人的形象,這種作法在1220年至1260年間達到高峰。宋代方志的演變過程中,方志不斷被加入新的功能,但舊功能始終保存,新功能乃是以層累疊加的方式套疊在方志之上,並始終保持作為提供政府官員施政依據的政府檔案之最初功能。 
關鍵詞 宋代方志、政府官員、士人、出版、社會網絡 
附加檔案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