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English

期刊論文

期數 第 60 期 
篇名 西漢御史大夫的選任 
作者姓名 黃怡君 
頁碼 1-38 
摘要   御史大夫的地位介於丞相與九卿之間,往往是丞相的候補。釐清西漢政府如何選任御史大夫,可展現具備哪些資歷的官吏才能擔任政府最高階的職位。本文分析西漢御史大夫的任官經歷,勾勒其選任標準形成慣例的過程。

  西漢前半期( 高帝至武帝時期, 202-87B.C. ), 御史大夫常從有軍功者選任,列侯、九卿、郡守、國相皆可升任御史大夫。昭帝以後,選任御史大夫重視官吏的資歷及政績,選治績優異的郡守任九卿、再選九卿為御史大夫的遷轉順序也確立。缺乏軍功、憑任官表現晉升至御史大夫的官吏,在景帝時期開始出現。新的選任標準萌芽於武帝朝, 發展至宣帝朝形成慣例。西漢後半期的御史大夫從具備兩種任官資歷的官吏中選用:「地方大吏型」官吏擔任郡守國相或三輔長官有治績,升為九卿、御史大夫;「宮內官型」官吏從未擔任地方大吏, 而是經由高階宮內官升遷至九卿、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照例從此二型官吏中選用, 然皇帝也可培養自己屬意的官吏,使其達到足以候選御史大夫的資歷。因之,地方大吏型御史大夫又可分成「高第太守」與「補任三輔」兩個子類型;宮內官型御史大夫也可分成「中朝官、理尚書事」與「論議官」兩個子類型。 
關鍵詞 西漢、御史大夫、遷轉、選任、宮內官 
附加檔案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