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數 | 第 73 期 |
---|---|
篇名 | 南朝僑姓士族的沒落 —以侯景之亂為中心之考察 |
作者姓名 | 呂春盛 |
頁碼 | 1-56 |
摘要 | 西晉永嘉之亂(311) , 中原士族南渡江左, 建立東晉政權(318),歷南朝宋、齊、梁,僑姓士族把持政權二百多年,到梁末侯景之亂(548),僑姓士族遭受嚴厲的打擊而衰落了,繼起的陳政權以吳人寒門武將為核心,誠為一大變局。歷來討論僑姓士族的衰落,多著墨於當時士族內在積弱不振的因素,或籠統敘述在整個大動亂之後僑姓士族的衰落,對於僑姓士族遭受到打擊的細節,卻鮮少有具體詳實的考察,本文即希望能對此做一補白。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從壽陽舉兵,直攻入京城建康,圍困臺城,城陷之後梁武帝被餓死,繼位的簡文帝成為侯景的傀儡。後來侯景篡位稱帝(551),但不久就被荊州刺史湘東王蕭繹的聯盟軍討平(552)。狹義的侯景之亂到此結束,歷時約三年半。不過,江南的動亂並未就此平息,蕭氏宗室還繼續進行帝位爭奪戰。嗣後再經湘東王蕭繹在江陵即位、西魏攻佔益州、西魏攻滅江陵的江陵之變( 554)、陳霸先突襲王僧辯,直到陳霸先篡梁建陳(557),江南的動亂才逐漸平息下來。廣義的侯景之亂,可包括至此,前後近十年。 雖然史籍殘闕,本文仍盡力蒐集零碎史料,參考學界最新研究成果,試圖從考察侯景之亂中士族遭受到的殘害,重建南朝僑姓士族沒落的這段關鍵性歷史細節。要而言之, 從侯景起兵到攻陷臺 城,當時聚居京師建康的僑姓士族「覆滅略盡」,其中少部分是戰歿, 大部分則是死於疾疫與饑饉。倖存的士族除「附逆」侯景者外,僑姓士族多西逃投靠鎮守荊州的湘東王蕭繹,吳姓士族則東逃 三吳鄉里觀望。侯景被平之後,很多倖存的僑吳士族被徵往江陵。不料,隨後的江陵之變,聚居江陵的士族幾乎又被俘虜到關中,其中大多是僑姓士族。另外,在整個大動亂之中,江北、漢東、巴蜀 等廣大地域淪沒東魏北齊與西魏北周,其中許多士族也隨之淪沒異國。最後,多次劫後餘生的士族出仕於陳朝。陳政權以吳人寒門武將為核心,再拉攏僑吳士族,不過僑姓士族已衰落,其勢力已大不 如前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
關鍵詞 | 僑姓士族、南朝、侯景之亂、江陵之變、吳姓士族 |
附加檔案 | 檔案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