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數 | 第 28 期 |
---|---|
篇名 | 十九世紀德國統一前後的勞工罷工運動(1869~1875) |
作者姓名 | 陳郴 |
頁碼 | 171-199 |
摘要 | 在歐洲近代史上,工業革命是對歐洲各國現代化發展影響深遠的歷史進程。而十九世紀德意志地區的工業化自一八四○年代開始,到一九一四年的七十年間,德國從一個工業落後的國家,躍為歐洲大陸首席工業化國家。在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同時也造成了社會結構的遽變,並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勞工問題。隨著經濟的快速成長與產業結構的變遷,勞工本身的生活與尊嚴並未獲得相對的改善,這主要緣由於勞資關係逐漸惡化而產生剝削與衝突以及政府吝於保護及改善勞工社會狀況。因此勞工們組織起來,開始進行罷工抗爭。尤其是自一八六九年之後,工人騷動與罷工的浪潮席捲了整個德意志地區,一八七一至一八七三年間,德國的罷工運動更是達到巔峰。
這股始自一八六九年而持續數年之久的罷工運動,具體呈現出德國勞工企圖透過罷工的集體行動方式,謀求改善自身所處的勞動條件與社會處境。同時,亦突顯出罷工已成為抗議勞工階級利益分配不合理最主要的手段。而罷工運動影響所及,不僅為隨後日益茁壯的工會與勞工運動創造了有利條件,更使自我意識漸長的勞工階級在十九世紀末成為社會上不可忽視的群體,並對日後德國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
關鍵詞 | 工業革命 工業化 勞工問題 罷工 勞動條件 社會處境 勞工運動 |
附加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