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系務動態

本系主辦院士系列講座

本系為強化學術討論與交流,特邀請中央研究院人文院士六人參與本系主辦的院士系列講座,環繞「歷史與人文」的主題,發表專題演講。

研究生新生座談會

113學年度研究生新生座談會活動程序表

112年9月12日(四)14:30~16:30

時          間程        序師長及系辦公室助教
14:30-14:40主任、副主任講話(10分鐘)吳有能主任、陳健文副主任
14:40-14:50研究生新生導師講話、研究所教師講話(10分鐘)呂春盛老師、葉高樹老師、楊彥彬老師
14:50-15:10新生自我介紹(20分鐘)碩一、博一
15:10-16:00系辦公室教務宣導(50分鐘)教務、學務:王美芳助教
16:00-提問及意見交流 

111、109、107學年畢業生調查

親愛的校友,您好:

母校十分關心您畢業後的動態,希望藉由本問卷調查,瞭解您的現況與意見。調查結果將回饋母校作為校務發展、教學精進,及教育部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相關政策研議之參考。

您的意見相當寶貴,懇請您耐心協助填答,填答內容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嚴密保管及遵循法令規定處理,敬請放心。

為感謝您撥冗填答,母校提供「限量全家便利商店35元購物金」,在您上網填完問卷並留下電子信箱後,系統便會將【購物金兌換碼】寄至您的電子信箱,提醒您購物金兌換碼數量有限,先填完畢者先寄發,寄完為止。

詳細公告

 

學術預告

2024.9.26 黃一農院士:「e文獻學」個案研究:以金代《京兆府提學所帖碑》為例

院士系列講座

講題:「e文獻學」個案研究:以金代《京兆府提學所帖碑》為例

主講人:黃一農(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清大歷史所教授)

時間:2024 年 9 月 26 日(四)14:20-16:20

地點:本校進修推廣學院1樓演講堂(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29 號)

如非本系碩/博一、二年級學生,敬請填寫表單線上報名

講者簡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天文物理博士、新竹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研究領域涉及科學史、中西文明交流史、明清史、術數史、軍事史、紅學、避諱學、數字人文等。2006年以自學成果被選爲中研院人文組院士,曾獲授荷蘭萊頓大學首届胡適漢學訪問講座教授、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北京清華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臺北藝術大學關渡講座教授、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高級研究員。代表專書有《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2005)、《二重奏:紅學與清史的對話》(2014)、《制天命而用:星占、術數與中國古代社會》(2018)、《紅樓夢外:曹雪芹〈畫册〉與〈廢藝齋集稿〉新證》(2020)、《曹雪芹的家族印記》(2022)、《紅夷大炮與明清戰爭》(2022)、《清代避諱研究:e考據的學術實踐》(2024)。

演講內容提要:

中國古代常可見以「間」或「半間」計數建築,近透過資料庫的檢索,察知《續修四庫全書》本的陸增祥編《八瓊室金石補正》,收錄西安碑林藏金明昌五年 (1194) 《京兆府提學所帖碑》釋文,而此法律碑刻上所載的近200處地舍學產首次出現0.75間的零頭。在瀏覽並對照學術圈早期流傳的一種該叢書的PDF檔後,赫然發現約13,500字的釋文圖檔中竟有119個字與紙本原書不同。經抽查該《續修四庫全書》其它PDF檔中的6卷,亦皆出現誤字,判斷此均應是軟件壓縮加上人為竄改所致!本文即以該碑作為「e文獻學」(指e時代必須交叉處理傳統及數字文本的文獻學)的範式案例。

先前的文史工作者在以關鍵詞檢索資料庫時,多逕自認定各庫輸入的文字等同於原本,然翻查「典海」「雕龍」「鼎秀」及「書同文」所錄入的此碑,卻發現各有76-344個誤字。此外,對照中國政法大學所藏的善拓,亦可見陸增祥的釋文仍有不少錯漏失當之處。也就是說,e文獻學在此個案中得面對石刻、拓片、釋文之稿本與刻本、PDF檔、資料庫等不同文本,及其識讀或轉換過程所產生的訛誤。本研究即因對這些文本進行了深入辨正,得以首度理解碑中「間」與「㭬」等術語的用法與關係。此文或因緣際會成為「e文獻學」個案研究的濫觴,更提醒學界有必要反思對大數據的過度仰賴,且應較平衡地去掌握其滋生的機遇與侷限。

2024.10.2 吳翎君老師:跨國交織下的帝國命運──對晚清史的一種新解讀

113學年度第1次教學研討會

講題:跨國交織下的帝國命運──對晚清史的一種新解讀

主講人:吳翎君老師(本系教授)

主持人:葉高樹老師(本系教授)

時間:2024 年 10 月 2 日(三)8:30-10:00

地點:本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62 號)

2024.10.17 侯坤宏教授:走在研究佛教史的路途

卓越系列講座

講題:走在研究佛教史的路途

主講人:侯坤宏(玄奘大學榮譽客座教授)

時間:2024 年 10 月 17 日(四)14:20-16:20

地點:本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62 號)

講者簡介: 

侯坤宏(1955-);侯先生在國立政治大學完成歷史教育,並以《抗戰時期的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論文,取得博士學位。之後研究重心由「財經史」轉向「佛教史」,撰有《浩劫與重生:一九四九年以來的大陸佛教》、《太虛時代:多維視角下的民國佛教(1912–1949)》、《論戰後臺灣佛教》、《印順導師年譜》等書。

演講內容提要:

分享多年來研究歷史的體會,從有關研究領域(區塊)的選擇、史料(含檔案與口述歷史等)之蒐集與利用、佛教(史蹟)場域踏查、研究佛教史應具備的心態等方面進行解說,希望能提供一些個人想法,給研究歷史有興趣的人參考。

2024.10.24 楊儒賓院士:風土論與海洋儒學――對當代處境的情境主體之反思

院士系列講座

講題:風土論與海洋儒學――對當代處境的情境主體之反思

主講人:楊儒賓(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清大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時間:2024 年 10 月 24 日(四)14:20-16:20

地點:本校進修推廣學院1樓演講堂(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29 號)

如非本系碩/博一、二年級學生,敬請填寫表單線上報名

講者簡介: 

楊教授現為國立清華大學哲學所特聘講座教授。其學術專長為宋明理學、道家哲學、身體理論、神話思想;先生屢屢在中國哲學研究領域突破舊典範,開闢新議題,引領新思潮,有聲於時。並曾為日本東京大學、九州大學及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訪問學人。2011年11月成立臺灣中文學會,並擔任理事長。楊教授著作豐富,享譽士林;曾獲三次傑出研究獎,而《儒門內的莊子》一書更榮獲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2020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2024年先生榮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演講內容提要:

台灣位處東亞大陸的一塊島嶼,主要居民為具有不同歷史記憶的漢族,它有歷史意義的地進入文字化歷史的時間約四百年,也就是大航海以降近世世界的開始。它與中國其他各地(包含各島嶼,也許港澳例外)不同,它是現代性的島嶼,帶有較多的現代化轉型的創傷,也含有更多現代性的因素。身為知識人,台籍知識人不能不面對獨特的處境,形成一種有意義的文化風土論的思考。本篇報告以洪耀勳在二戰前夕提出的「台灣風土論」以及蔣年豐在上世紀九〇年代提出的「海洋儒學」為核心,從具體哲學的情境主體立論,檢證他們的文化風土論的內涵――一種有別於戰爭隱喻的地緣政治學的思考。

2024.11.7 李豐楙院士:時序與境觀:道教作為「文化百寶箱」

院士系列講座

講題:時序與境觀:道教作為「文化百寶箱」

主講人: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時間:2024 年 11 月 7 日(四)14:20-16:20

地點:本校進修推廣學院1樓演講堂(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29 號)

如非本系碩/博一、二年級學生,敬請填寫表單線上報名

講者簡介: 

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學術領域為道教文學、道教文化及華人宗教,發表論文兩百餘篇,出版專著十一種。早期以「道教文學」為主要研究方向,後來擴及《道藏》、道教儀式及文化、華人宗教等,研究方法即綜合經典文本、歷史文獻、田野調查及實踐經驗。因應西方的「聖與俗」理論,提出本土化的「常與非常」觀點,其議題含括廣泛:節慶狂歡、變化神話、生死思維、解除儀式以及文學(謫凡小說的非常人物),展開學術社群的對話。認為華人社會的思想、神話、宗教以及民俗等,根據陰陽相對思維而有互補性。近年來與圖書館與博物館合作,在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辦展覽,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研究館藏道教畫,整理中央圖書館收藏的天文圖像圖册。 

演講內容提要:

從許多經典文學作品中,能夠發現道教和華人生活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文學的闡述,能解讀出人們的生活行為和宗教間的連結,以及對天地的敬畏之情和追求心靈歸屬的渴望。社會學家Ann Swidler提出文化就是一個工具箱,人們看待文化,就像一個工具盒或一套資源總集,從中自由選取運用組合。道教存在於漢人社會也像是「文化百寶箱」,在連綿的歷史長河中,道教的神話、人物、思想及行為等,不斷地被收納,或拿出來改造使用,千年歷史一直經歷過淘汰和留存的發展過程。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提供

2024.11.14 柯志明院士:清代臺灣的人群分類與治理部署:向先驅者施添福教授致敬

院士系列講座

講題:清代臺灣的人群分類與治理部署:向先驅者施添福教授致敬

主講人:柯志明(中央研究院院士暨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時間:2024 年 11 月 14 日(四)14:20-16:20

地點:本校進修推廣學院1樓演講堂(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29 號)

如非本系碩/博一、二年級學生,敬請填寫表單線上報名

講者簡介: 

柯志明,中央研究院院士,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研究旨趣在,透過治理實作的體制分析,建構一個以外來國家權力與在地臺灣社會間之互動作為主軸的歷史解釋架構,為臺灣社會變遷提供一主體性史觀。過去研究的領域包括歷史社會學、發展社會學、工業與勞動關係研究、農民研究,在時間軸上採取逆溯的方式,始於當代農民分類和分化研究以及都市小型製造業生產組織和勞動體制研究,繼而戰後土地改革研究,日治米糖相剋體制研究,終至晚近清治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研究。

演講內容提要:

施添福教授〈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1990) 與〈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1998) 兩篇先驅性的研究,分別就(高山族、平埔族、漢人)族群以及(福佬、客家)社群的分布與關係,提供開拓性的探討,堪稱是清代臺灣人群分類版圖的先驅研究。

基於前述施添福研究的基礎,講者進一步探究清代臺灣的人群分類與治理部署。本演講除說明十八世紀下半葉「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福建布政使高山語)的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三層制)如何在國家權力策略性的治理部署以及底層──「熟番」與「奸民」──的對應行動和反抗下,生成與轉化之外,同時試圖闡明國家權力在十九世紀時於前述常態治理體制之外兼行運用權變部署,「兼用經權」(閩浙總督方維甸語),利用漳泉客社群分類矛盾分化漢人社會,終至以權害經,造成民間武力的坐大與失控,以致殃及前者。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提供

2024.12.5 蕭高彥院士:《自由中國》、新儒家與兩種自由概念

院士系列講座

講題:《自由中國》、新儒家與兩種自由概念

主講人:蕭高彥(中央研究院院士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時間:2024 年 12 月 5 日(四)14:20-16:20

地點:本校進修推廣學院1樓演講堂(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29 號)

如非本系碩/博一、二年級學生,敬請填寫表單線上報名

講者簡介: 

蕭教授的學術研究以闡釋政治思想的義理為職志,同時注重歷史脈絡與當代議題。著作包括《西方共和主義思想史論》(榮獲第三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以及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2020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探索政治現代性:從馬基維利到嚴復》,與中英文學術論文數十篇。曾獲選為Bradley Foundation Fellow、Fulbright Exchange Scholar,並榮獲教育部第65屆學術獎(社會科學類)與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兩次。學術服務方面,曾擔任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司長、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副執行秘書、中研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國科會人文處政治學門召集人,以及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編輯委員。

演講內容提要:

以撒.柏林所提出「兩種自由概念」(two concepts of liberty)的著名理論,是否適用於解釋台灣自由主義的發展?本演講運用系譜學以及脈絡主義的分析法,以張佛泉《自由與人權》成書過程為主軸,闡釋五○年代《自由中國》以及新儒家對於自由的不同觀念。張佛泉的原始計畫乃是「諸權利即諸自由」的經驗主義式論述。這個觀點引起了徐復觀的批判,導致張佛泉修正其計畫,區分自由的兩個意義系統:人權保障與內心自由,並且運用觀念論來闡釋內心自由。本演講同時分析殷海光對於張佛泉的修正有所保留,以及殷海光本人的自由觀,並檢視同時期牟宗三的「民主開出論」。通過系譜學的爬梳,本演講嘗試呈現五○年代港台自由觀念的多樣面貌,去除「自由主義者主張消極自由、新儒家主張積極自由」的一般定見。

學術報導

2024.5.21 許豐益博士:從AI皮膚科醫生到歷史的創意與創新

「臺灣通史」課程專題演講

講題:從AI皮膚科醫生到歷史的創意與創新 AI Dermatologist to Creative and Innovation of History

主講人:許豐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ICT創創工坊創客空間博士後研究員)

主持人:林欣宜副教授、王麒銘助理教授

時 間:2024年5月21日(二)13.20-15.10

地 點:本系視聽教室

學會報導

伯樂之後,迎接開學!宿營、啦啦熱烈招募中

8/27~8/30是為期四天的新生營—伯樂大學堂,相信新生們在經過這幾天的活動後,對於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有更多元的想法。第二天下午的學系時間以及學系之夜,也有針對系上各項活動還有系隊做詳細的介紹,歡迎有興趣或是想認識更多同學、學長姐的新生踴躍參加。

 

如果想快速認識更多系上同學,除了加入系隊之外,還可以參加宿營和啦啦。本次的宿營與政大歷史合作,參加宿營不但能認識系上同學,還能拓展外校的人脈,開學後的首個活動,就從宿營開始;啦啦是師大運動會最精彩的項目之一,想要在台上發光發熱,加入啦啦就對了!

9/2就是113學年的開學日,也是全校加退選的開始,有需要加選課程的同學們請留意相關時程。

系學會祝各位同學新學期一切順利!

系友訪談

EQ也能訓練

110級系友郭明真訪談

  • 訪談/撰稿:趙仕桐(本系112級)
  • 訪談時間:2024.04.08

受訪者簡介:

郭明真,來自香港,歷史系110級。自學生時期起,她就在笛飛兒EQ教育兼職。大四開始,她接受了公司的培訓,通過了師資考核,至今擔任該單位兒童課程的老師。

編輯室報告

相信這個校園的每一個人類,都感受到忙碌的節奏。最近想起一個廣告台詞,男神以有磁性的嗓音說道:「世界愈快,心則慢。」慢真的是這個時代的課題,馬路上的喇叭聲、呼嘯擦身而過的自行車,響個不停的訊息通知,好像都忘了該怎麼慢下來,自律神經失調就是這麼找上門的喔!別忘了輕輕閉上嘴巴,舌頂上顎,提醒自己用鼻子慢慢吐氣,活化副交感神經~(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