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鴻魯爾大學訪學與「EAF未來」計劃分享(下)

師大文學院來訪、周到有禮的主人莫克莉教授和遇見老朋友

6月10日,師大文學院訪問團一行四人來訪,張瓊惠副院長、本系吳有能教授和英語系貝格泰(Hannes Bergthaller)副教授和國際處行政秘書張君川先生來到東亞學院訪問。這次訪團中,很開心的是本系的吳有能教授參與其中,有能兄長期研究東亞文明精神,對當代儒佛思想如何面對當下和未來,展現新儒家和人間佛教的現實關懷面向,而他又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使他在宗教的包容性中提出獨樹一格的學術見解。「東亞未來」的博士生吳銘峰正打算研究「儒佛對話與現代中國佛教面對世俗未來的思考」,他界定中的「世俗未來」帶有一種烏托邦的詮釋,我對宗教思想史完全外行,機緣巧合的是吳有能教授竟然來到了波鴻魯爾大學,這簡直是上帝送給吳銘峰的特別禮物。我叮囑有能兄要帶一本他的專書《詮釋與創新:當代儒佛研究論衡》,讓波鴻魯爾大學漢學系圖書館典藏。

莫克莉教授師從德國漢學家魏波渡(Bodo Wiethoff),而魏教授和師大歷史系李國祁教授是熟識的好友,談起上一世紀師長們的學術友誼,似乎我和莫教授都回到了年輕時做博士生的感覺。魏波渡教授和留學德國的李國祁教授都是治學嚴謹,對學生要求嚴格,令人望而生畏的學者。然而,莫克莉教授個性平易近人,臉上時時掛著微笑,但她治事有條不紊,嚴謹有度;且可能是因熟悉東亞文化中的禮節,她會特意以東方人的待客之道來接待亞洲學者。以她的學術地位和身分,其實她不必到火車站來接我,又幫我安頓在國際宿舍的日常需求。她接了我去大學漢學系報到,之後一塊簡餐,又陪伴我去超市採買東西。師大訪問團抵達波鴻時,她也是親自到師大訪問團下榻的旅館大廳歡迎他們,然後再一道前往東亞學院展開一整日的參訪活動。在師大訪團活動中,莫老師帶領大家參觀該校著名的中國式庭園──「潛園」。她的背包裝了六本介紹「潛園」的精美畫冊要送給訪客,而她是在訪團行程的最後,送別客人前在學校的咖啡小站才將六本厚重的書取出來,這樣的貼心待客之道,在台灣恐怕也難得一見。莫老師溫柔貼心而有效率,聽博士生說道,她對學生亦是細心關照;常以小跑步的姿態,來回研究室和教室,打點漢學系的教學研究。

圖說:師大文學院同仁來訪,莫克莉教授(右3)帶領大家參訪波鴻魯爾大學校園內著名的中國式庭園「潛園」。

通過莫教授詳細的簡報,我才知道波鴻魯爾大學東亞學院和師大文學院的交流早在數年前由師大文學院院長陳登武教授和莫克莉教授共同簽署的,亦即師大歷史系和波鴻魯爾大學很早就建立關係了。此時本系的登武老師正在德國明斯特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師大訪問團的下一站便是去明斯特大學。莫教授簡報後,東亞學院院長 Katja Schmidtpott 教授致歡迎詞,表達兩校多年來的合作關係,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合作。Schmidtpott 致詞時提到我和她早在十年前由波鴻魯爾大學主辦的一場國際會議便已認識。6月4日中午我曾和 Schmidtpott 簡餐,一道回憶了十年前這場別具意義的會議,當時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年(2014年),在德國學術研究基金會大力贊助下舉辦的這場會議,予人一戰戰敗國德國獨特的歷史意識。第一次大戰曾被視為「歐戰」,但是它卻是攸關東亞國家的近代性和改變東亞國家之間的未來政治秩序,會議邀集了日本、韓國、中國和德國方面的相關學者們匯聚一堂,通過跨國交流來反省東亞國家如何面對戰爭和尋求和平諒解。另一主辦人現在比利時盧汶大學任教的 Jan Schmidt,也參與了這次「東亞未來」計劃的諮詢團隊。這次重逢,令人分外驚喜,Jan 還特意帶來一盒比利時獨特品牌 Jérôme Grimonpon 巧克力。Schmidtpott 和 Jan Schmidt 都是做日本史的專家,後來他們二位主編出版了會議論文集:The East Asian Dimension of the First World War: Global Entanglements and Japan, China and Korea, 1914-1919 由德國著名學術出版社 German publishing house Campus印行,書出版時已是2017年,可見得這本學術專論出版流程之嚴謹。

宛若儀式的工作坊盛宴,收穫纍纍

此行最後一場學術盛宴,也是最重的事,是6月13日、14日的工作坊,主角是「東亞未來」計劃的七位博士生和博士後,他們要發表博士論文研究計劃或專題論文,這是該計劃自去年啟動後對研究者的最大試煉。

為了準備這一次的工作坊,莫教授安排了分別在波鴻魯爾大學和杜伊斯堡大學進行了兩個半天的預演練。我起初不太明白為何要進行如此正式的預演,後來始知預演是為了訓練博士生如何展現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優秀學者的自信和外部要件,包括說話的音調、眼神、站姿,甚至投影片製作,在預演練都受到現場緊迫盯人的指點,更不用說在第一年研究計劃的成形過程中必須和指導教授、諮詢委員和 Mercator Professor 反覆討論。從埃森到杜伊斯堡的火車約半小時可達,計劃中的演講和活動,常在兩間合作的學校輪替舉行,通過團隊成員的積極參與,這看似具有挑戰的「東亞未來計劃」,正通過這樣帶有實驗性質的操練,步步為營地開展出來。

6月13日學術工作坊正式上演了。莫教授平日穿著樸實,當日穿著黑色套裝戴著白色珍珠項鍊,優雅地上臺致開幕詞,並介紹了這項計劃的目標,隨著介紹該計劃邀請的三位 Mercator Professor。工作坊的規模和會場都非常正式,會場上每位發表者都製作了自己論文的海報,大會還印製了彩色的工作坊手冊,介紹該計劃的時程、人員和諮詢專家。此時我終於明白為何會有前幾日的預演了,因為現場除了七位博士生的指導教授、Mercator Professor、「EAF 未來」計劃的諮詢委員以及兩間合作大學的相關學者,都坐在台下聆聴。一位同學報告後,馬上由 Mercator Professor 或被指定的評論員針對研究計劃內容,做出深入而詳細的評論,然後開放給全場學者專家討論。報告人正襟危坐,勤做筆記。這樣的大陣仗,對年輕的博士後和博士後的確是一場真槍實彈的震撼教育,令他們不得不對學術工作的起跑點肅然起敬。這對我是一次非常特別的教學經驗,在台灣的研究生論文發表會似乎不曾有這樣的正式規格。略有遺憾的是我僅參加了第一天的工作坊,當日下午便先行離開了。因為一年前我已答應了一場慶祝恩師張玉法院士九秩華誕的活動,由弟子們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辦的一場學術會議,而我是會議的主辦人。我必須在6月13日晚上趕到法蘭克福機場,才能準時趕上次日飛往臺北的航班。莫教授刻意將我的責任區──三個博士生的發表和我的評論工作安排在當日下午三時以前,讓我得以順利完成此行的最後任務。

圖說:工作坊會場,「EAF 未來」計劃的博士生製作的個人論文發表海報。

在這幾天的訪問,看到「EAF 未來」計劃中的詳細佈置,博士生的嚴謹訓練、波鴻──杜伊斯堡的跨校合作以及 Mercator Professor 的參與,這些都有助於學生的知識成長,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他們初進入學術領域的視野。博士生穿梭於兩個大學東亞學院的互補學習打開了他們既有領域的邊界,得以受到不同學科的刺激而進一步思考既有的研究框架和觀念。希望讀者閱讀本文後,得以具體瞭解波鴻魯爾大學「EAF 未來」計劃、培訓方式和交流活動。有志於繼續深造的同學,不妨嘗試申請,預計第二波的博士生招生將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之間公開徵求,如果錄取的話,將有四年全額獎學金或助學金。

從國際學術交流的面向而言,個人覺得台灣的國際交流,可擴大到台灣與東亞世界的跨區域/多層面活動,不見得侷限於在台灣研究。歐洲漢學系的學術傳統深遠,歐洲國家對漢學和東方宗教始終有很大的興趣,而台灣自由開放的學術環境,更可能吸引國際學術交流的人才來台灣學習或交流,在全球化時代下探索台灣、東亞與世界共同追尋的普世價值和超越國族文化的界定,更有企圖心地放眼世界使台灣成為東亞與跨國文化的研究重鎮。不僅是台灣的學生要走向國際,也要吸引國際學生有動力來台灣學習之後,在他們的國家或世界各地成為了解台灣、研究漢學和東亞文化的守護者,由此更加突顯台灣所蘊含的多元豐饒的學術涵育和獨特活力。突顯台灣與亞洲及世界的緊密聯繫。

這次講學的住宿之處,可以穿越一片綠色森林走到波鴻魯爾大學。春末時仍是寒意陡峭,早晚大約攝氏十度左右,金色陽光通過林隙展露暖意,舒爽宜人。下午往往有一陣小雨,雨後林間一片翠綠沾著晶瑩水滴,四野傳來的清脆鳥鳴聲,此處最適宜讀書和冥思。除了必要的外出,我沒有離開這一靜謐之處。做為史學工作的我,更意識到我們所能做的微小事物,就是在以一己之力,從事如此微小卻有意義的任務。

延伸閱讀:波鴻魯爾大學訪學與「EAF未來」計劃分享(上)

吳翎君 2024. 0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