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也能訓練
110級系友郭明真訪談

  • 訪談/撰稿:趙仕桐(本系112級)
  • 訪談時間:2024.04.08

受訪者簡介:

郭明真,來自香港,歷史系110級。自學生時期起,她就在笛飛兒EQ教育兼職。大四開始,她接受了公司的培訓,通過了師資考核,至今擔任該單位兒童課程的老師。

明真學姊的個人工作照

從文學開始

郭明真是香港人,學生時期喜愛文學創作。得益於網路科技,她經常在網路上發表作品,也因此結識了許多台灣朋友,與台灣結下了不解之緣。香港人來台灣讀大學有幾種方式,包括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HKDSE)的分數申請,或參加台灣相關考試,抑或像郭明真當初所選擇的方式,在林口的僑生先修部學習,然後再經由考試分發。郭明真說,她當初其實是想進國文系的,不過歷史也和文字相關,所以最終還是進了歷史系。

學姊給小朋友挑戰,現實版的吃豆人遊戲要怎麼玩,怎麼設計。

緊實的大學生活

進入師大後,郭明真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有當老師的計劃而去修教程。除了在台灣當老師需要台灣籍外,香港的教師資格考試也是十分困難。因此,在大學階段,她選修的都是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像是國文系石曉楓老師的「現代散文」,延續了她對文學的愛好。在本科系的學業上,她也坦言自己對一開始的通史類課程較感興趣,但隨著時間推移,對越來越深入、細節的課程,如大三大四的選修課以及大三必修的史學方法,要求歷史論文寫作,都失去了興趣。出於不想給家裡帶來經濟負擔,郭明真自大學時期就積極在校外打工。一開始做的以勞務性質工作為主,例如餐廳、飲料店的打工,但她後來意識到這種工作經驗對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幫助有限,因此她選擇了一份可以讓她寫入履歷且較有實務經驗之工作,即現單位的打工。

學姊邀請小朋友思考金幣有什麼玩法

從做中學

雖然一開始在笛飛兒也和過去的打工內容大同小異,主要是整理環境,累積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後,她轉為正職,大四那年參加培訓,主管開始慢慢地讓她參與到與小朋友的遊戲中,給小朋友講故事。此外,她也在這時候開始需要仲裁小朋友間的紛爭。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單位並不鼓勵小孩打小報告,因為他們的教學目標是讓小孩能夠在社會化的人際關係中互動。打小報告雖然可能有利於一時的秩序維持,但長期下來會損及小孩間的信任基礎,故他們更傾向於對老師自己發現的行為進行矯正。郭明真也分享了他們的培訓課程,不論是講故事還是遊戲這類基礎事項都有相關的培訓。此外,他們也有閱讀社會學、心理學的理論課程,輔助他們在實務上的操作。在培訓的過程中,主管老師們都會化身為「大小孩」,模擬各種哭鬧、不配合的情況以及打斷培訓老師講故事等,來考驗培訓者的臨場反應。然而,「大小孩」與「真小孩」還是有所差距,郭明真說,她一開始確實很緊張,但後來也發現小孩其實也不是那麼難控制,且主管老師都會在旁邊觀察並協助新手老師。

學姊請小朋友用現有的材料做萬聖節Cosplay

給學弟妹們的建議

明年師大將開辦小學、幼兒園的教育學程,未來也可能出現有志於從事小教之學弟妹就讀師大。郭明真直言,要真的喜歡小孩才去做和小孩有關之工作,無法原諒小孩所做的任何過分行為就別去了。她雖然是在這份工作後才發現自己喜歡與小孩相處,但小孩的天真可愛總能讓她在疲憊中感到溫暖。同時,她也指出,在教小孩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其實是自己,不論是過於嚴厲還是放縱,皆不適宜。此外,每個小孩都是不同的個體,在尊重個體差異性的前提下,應該給予每個小孩不同的標準,來搭起孩子學習的鷹架(scaffolding),陪伴孩子的成長,讓他們能以更從容的態度與人相處、看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