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度下學期 研究生講座回顧:第2場,賴建誠教授演講紀要

講者:賴建誠先生(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系主任)
講題:西洋經濟史研究的趣味:以『都鐸王室的外債代理人格雷欣爵士與操縱英鎊國際匯率的可能性』為例
主持人:陳登武主任
時間:101年4月12日(四)14:00-16:00
地點:歷史系視聽教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
記錄:碩士班二年級余致萱同學

賴建誠先生本次演講的主要重點,置於英國都鐸王朝時期的王室外債代理人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有無操縱英鎊國際匯率的可能。

格雷欣家族,為英王亨利八世在位時崛起的英國大商賈,於政商兩界之間都有其活躍的身影。而本次演講的主角湯瑪士.格雷欣,則為格雷欣家族最為人所知的成員,至今仍有兩件事為人稱道,一是興建了倫敦的皇家交易所,二是經濟學上著名的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之理論。

作為王室財務代理人,賴建誠先生認為格雷欣見用於愛德華六世、伊莉沙白一世,而不被瑪麗所用的原因,與其明確的基督新教傾向有關。雖受重用,但賴建誠先生明白的指出,格雷欣在操作英鎊匯率方面,其實沒有發揮作用。在歐洲市場上之所以無法使格雷欣本人達成其所誇口的目標,可能原因有三:一是格雷欣所握有的資本額過小,完全無法與歐陸大金主匹敵,且英王室由於亨利八世時期大量的戰事,早已累積下了大筆債務,財務相當吃緊,根本沒有多餘的資金可提供格雷欣做操盤之用;二是真正有能力進行匯率市場操作的富格家族等歐陸金主,以其財力與市場人脈,要聯手摜壓英鎊簡直易如反掌,無需吹灰之力即可反擊格雷欣的小手段,可說完全沒有格雷欣運作的餘地;三是以現代財經知識而言,格雷欣自吹自擂的說詞可行性極低,英王室亦顯然地明察此點,並未予以採信。

總結來說,格雷欣所留下的隻字片語,是其本人單方面的如意算盤之可能性相當高。作為歷史學者,對於此類文獻的判讀,不可不慎。

另外,賴建誠先生亦介紹了其兩本著作《經濟思想史的趣味》和《經濟史的趣味》,以及內有許多經濟學訊息的個人部落格,並同時提供了研究英國史的實用資料庫 “British History Online”的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