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雲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林煒恩(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張志雲教授,大學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系。大學畢業後,赴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就讀,獲東亞商業研究,以及現代史雙碩士。碩士畢業後,赴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就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張志雲教授的專業為中外關係史、中國海關史、帝國殖民主義史,以及歷史地理資訊系統的建構。張教授的研究領域自十九世紀中葉的條約體系開始,直至二十世紀中葉的第二次整風運動,關注中國政經制度如何自我調適,以面對西方的衝擊。研究方法方面,張教授以對比不同國家的史料,考證史料的信度和效度為主,輔以應用新科技管理龐大史料。除了以史料為主的歷史研究之外,他同時也著重「跨學科的整合研究」。以2015年舉辦的「臺灣漢學講座」為例,張教授在該講座以「開港通商以及外國勢力在中國的擴張(1870-1881)」(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and the Foreign Expansion in China, 1870-1881: The Spatio-Temporal Presentation b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為題,運用以地理資訊系統建立時空分配的數據庫,忠實地呈現清末十九個條約口岸的各項數據,並清晰呈現各國在中國的各種貿易形態。在此次的演講中,張教授展示歷史學研究可以如何「運用地理資訊系統」,並讓學者重新瞭解晚清中國國際貿易的優劣勢,重新呈現十九世紀國際貿易史的新樣貌。此次的演講展現了張教授對於跨學科研究方法的運用,為想要嘗試跨學科研究的後輩樹立良好的典範。

一、 全球、國家、個人

講者企圖從「全球」、「國家」、「個人」,這三個面向,重新探討近代中國海關。講者認為,如果想要對中國海關有更加透徹的了解,就必須了解國際貿易(全球),以及政府機構(國家)的運作,並且,也要了解在海關之中的人(個人),包含外籍關員與中國關員。倘若從上述三個面向探討中國海關,便能理解中外海關人員的流動、中外制度的輸入與輸出,以及西方帝國如何透過中國海關來影響中國等議題。

二、 全球視角

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中期的中國海關實則具有全球化的特性,它不僅是西方制度進入中國的媒介,也是中國制度進入西方的媒介。除了制度的引進與輸出,中國海關也是跨國金融、商業人才集散的重要場域。由於中國海關位於大英帝國邊疆,以及超然中國政治體制之外的特殊性,使得中國海關較不容易受到國家體制的限制,給予個人較多自由的空間,因此,吸引來自各個國家的人才前來就業,造就一幅多元民族共存的榮景。根據講者統計,中國海關關員的國籍數高達二十多位。

三、 國家視角

講者將國家視角分為「四種路線」,希冀從這四種路線探討中國海關,分別為「國家製造」(Nation Making)、「機構製造」(State Making)、「國家建立」(Nation Building),以及「機構建立」(State Building)來探討。國家(Nation)代表「國家的抽象概念」,機構(State)則代表國家之中的「具體體制」。製造(Making)是「由上而下」的,而建立(Building)是「由下而上」的。「國家製造」(Nation Making)包含博物展覽、外交締約、印發國幣,以及電報設施的創建等等;「機構建立」(State Building)則包含緝私艦、中央統計、內債經理、稅專等等;「國家建立」(Nation Building)則包含「個人的合作經驗」;「機構建立」(State Building)則包含防疫檢疫、港埠建設、燈塔維持等等。

四、 個人視角

講者論述個人視角的部分著重深入探討「個人」,分別從歐美關員、中國關員,以及日本關員等三個面向探究。對於歐美關員而言,中國海關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場所,因為中國海關遠離大英帝國的控制,所以具有許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對於中國關員而言,中國海關是「金飯碗」,不僅是穩定的工作,還能賺取豐厚的薪餉。再者,中國海關超然於國內的政治工作,使得中國海關不太會受到國內政治局勢的影響,給予中國關員可觀的自由度。日籍關員素質很高,大部分皆從一流的高校畢業。在東北開關後,日籍關員在中國海關的地位大幅提升,也進一步促使日籍稅務司的誕生。

五、 小歷史(人物史)的三層理解:高貴、世俗、卑劣

講者在此部分中,列舉多位中國海關關員,陳述他們在戰亂或承平之時的遭遇,以及他們面對戰亂或承平時局的心態與應對。作者將他們的應對方式與心態分為「高貴」、「世俗」、「卑劣」三類,並分別陳述他們的故事。到底這些小歷史給我們什麼樣的提示?是講者十分關心的問題。在此問題的基礎上,講者進一步提問:公心和私慾的關係是共存還是對立?在中外關係中,複雜的敵對關係下,誰才是敵人?以及歷史小人物面對各種局勢的抉擇難易。講者認為,研究歷史上的小人物,能夠了解小人物們的內心糾結與掙扎,進一步對人性有更加透徹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