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竹山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廖平剴(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蔣竹山,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於1998年成為新史學社員,並曾擔任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老師的研究領域為明清醫療史、新文化史、當代西方史學理論、全球史、大眾史學。除了出版學術論文、專書和歷史讀物之外,亦有經營FB粉絲專頁「台灣歷史評論」 、臺灣歷史評論部落格。目前老師正在進行的寫作計畫為「味素的全球史」及「日治臺灣腳踏車的物質文化史」。

本次的研究生講座為《戰後台灣日常生活史研究的新趨勢:從1960年代的養鳥熱談起》,主要內容聚焦於全球史和日常生活史,希望藉由探討日常生活史,給學生未來投入學術研究時,有更多的啟發。老師先從自己的研究生涯開始講起,早期研究以明清中國史為主,碩論研究取向為「醫療經濟史」,博論則以人參的交流為研究對象,屬於「東亞史」範疇,開啟了以「物」的交流為主的研究。自2012年開始,歷史界有一股研究台灣的「台灣熱」,蔣老師當時與出版社合作,編輯一系列以記者視角、民俗觀點的大眾史學叢書,希望一般民眾更了解歷史學界,拉近學界和民眾的距離。

老師認為,歷史研究和人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這次講座的主題即是老師童年的記憶。研究靈感除了生活經驗,還可以從哪裡找尋?老師提供了方向,以台灣史研究為例,可以先閱讀《吳新榮日記》,並從中提取關鍵字,再延伸尋找研靈感。此外,老師特別點出《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會比台灣學者用的比較多的《台灣日日新報》更有創新性,可以將兩報對照研究。此外,尚討論了「全球微觀史」,研究取徑為「從細微的東西看全球的流動」。例如:歐陽泰的著述、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卜正民對於「明末經濟發展的研究」、吳翎君對於「跨國企業的研究」,以及維梅爾對於「美國內戰和太平天國的研究」。

關於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往往是從一個物件來研究。蔣老師從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養鳥熱研究開始說起,記憶中小時候家中擺放許多的鳥籠。老師經歷過1965、1968年台灣面臨兩次低谷,記憶深刻,當時軍公教、眷村有眾多人口需要撫養,賺錢不易。老師發現當時從事軍公教和居住在眷村的人在飼養鳥隻,並將養鳥視作家庭副業,當中牽涉複雜的原因,實際飼養鳥隻者為家庭中的女性(例如:媳婦)。當時的養鳥家庭主要飼養金絲雀、文鳥、十姊妹等,十姊妹常和文鳥一起混養,係因文鳥不會孵蛋,需由十姊妹代勞。在這股養鳥熱潮中,也有政府、農林廳、農復會等政府機構參與其中。

養鳥熱潮後的家庭副業或家庭養殖,皆可為初學者進行研究,比如安哥拉兔、栗鼠、鱉和牛蛙,或者燈泡、塑膠花等。此類台灣戰後的研究題材為現在台灣史研究中較少著墨者,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這些戰後台灣史的史料中,蔣老師提供了許多素材:農業方面有豐年雜誌;食品方面有日本品川的味之素圖書館、食文化圖書館的資料;其餘如日本早稻田大學漢籍圖書館、台灣歷史博物館圖書館中西文郵寄的書信資料,美新處所編輯的刊物等,都可參考。

最後,蔣老師認為台灣歷史學界較少研究台灣戰後的日常生活史,是有待拓展的領域,存有豐富的題材可以研究,很多題目都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期許參與講座的學生可以藉由這場演講所給予的啟發當作未來的論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