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許紘誠(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陳麗華老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現於清華大學歷史所及通識教育中心擔任助理教授。老師研究領域為臺灣史、客家族群史、地域社會史。近來著重於「歷史人類學」,透過重返歷史現場,蒐集和解讀各種類型的民間史料,從而有意識地從地方人士的角度重寫歷史,並反思「國家」或「精英」的歷史敘述模式。在此取徑下著作《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及諸多論文內容。

一、歷史人類學

演講以世界各地的嘉年華活動,以及老師在廣州中山大學和學者們參與研究民清社會經濟史的經歷開頭,說明歷史人類學的概念,是一種融合了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經濟史的研究方法,在東、西方的學術界皆由來有自,運用史學方法研究人類學,作法為「直接」觀察社會集團和經濟結構的內容,以本次的主題來說則為研究六堆地區客家族群的生活實況和禮儀標籤,建構出六堆對於客家族群和其他族群的文化意義。

二、禮儀標籤(ritual marker)

禮儀標籤是歷史人類學對研究目標所關注的一個重點方向。舉例來說,以「為何有大一統的中國概念?」為主題,並針對不同時期和地區討論時,皆有重要的禮儀標籤可作為關注討論對象,諸如:宋代的廟、明代後廣東地區的宗祠,又如某些地區的佛寺發展是超過其他宗教場域的,便是當地重要的禮儀標籤。以演講主題而論,則是客家族群長久發展出來的各式嘉年華活動和義民爺信仰。

三、六堆地域社會的演變

「六堆」的概念在2000年後受到客家族群和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推廣,歷年來文化活動、嘉年華舉辦日漸興盛。六堆的形成背景起源於閩、粵族群來到濫濫庄(現萬丹)附近爭奪湧泉所在地開墾,過程中閩、粵和原住民族群互相合作和對抗,六堆的概念和組織也逐漸成型。如今的客家人說自己源自萬丹,便是想強調其族群在開墾上的合法正當性。族群融合也是六堆文化的重要部分,如境內閩南信仰的廟宇也有許多客家信眾,六堆文化也包含大武山及原住民屬性等。

相較於對外的族群互動視角,對內則重視禮儀標籤,六堆忠義祠、天后宮在族群建構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義民」兼具政治和信仰的雙重屬性,有類武官系統的特色,影響範圍也超出六堆的範圍。

四、義民的含義及各政權和義民的關係

義民的多重含義包括自我宣傳、在地官方認可、村落榮耀以及國家制度,最初是為了對抗朱一貴事件而起的衛鄉自保,後演變成客家族群對抗其他族群的常態性團練。並在日後的地方反抗事件中出力平亂,期望能得到朝廷官方的認可和嘉許。名稱上由初始的「營」改成「堆」是為了和官方系統作出區別。在這樣的過程中,相較於最初來到此地開墾,客家族群逐漸在官方和地方上獲得較高的社經地位,進而持續投入義民組織和對外活動。

隨著日治時期的到來,六堆軍事動員進入尾聲,起初也曾武裝抗日,但在官方的打壓下改信天皇,組織活動隨之銳減。戰後六堆的再興則朝向運動會、慶典、演唱會等如同嘉年華般的活動,是今日我們較能看見的六堆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