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蘇里大學教學的日子

我的研究興趣是臺灣與清帝國、十九世紀東亞史的關聯,特別是在邊疆、資源等議題方面。博士論文研究十九世紀邊地情境下,臺灣的人們如何評估、構建和重新定位與政治當局的關係。我的下個計畫將探討1860年到1900年間,以趨近週期性的戰爭為契機,各種全球和區域軍事資源,對臺灣政治和社會的影響。

就讀博士班期間,因緣際會下,我於2019年在密蘇里大學聖路易校區擔任歷史系講師。對許多學生而言,就讀州立大學,是達成社會流動得來不易的機會,致力歷史教育和教育史的歷史系主任Laura Westhoff很早就傳達這份使命感,也強調初階通史課程的成效,深刻地影響學生學習歷史的意願,以及在大學的適應與歸屬感。歷史系請我開的正是這類的課程,名稱是「東亞文明史」。我意識到,該課程的挑戰,應該是在美國中部成長和生活的學生,有可能在一個學期間建立對東亞的認識嗎?應該如何讓學生瞭解東亞的歷史?

密蘇里大學是一所州立大學,學生通常是住在密蘇里州和伊利諾州的居民。修課的四十幾位學生裡,為來自各個科系的大一新生,像是會計系、西班牙語系、資訊工程系或是企業管理系等。雖說學生大多是大一新生,但組成十分多元:剛從高中畢業的學生、工作幾年存了錢再來大學唸書的同學、退伍軍人、一邊照顧小孩而喝著提神飲料上課的新手爸爸、來學校上課打工,學期結束後要隨軍人先生遷居英國的媽媽等等。年齡從十幾歲到三十幾歲都有。同學間的背景多樣,平日大多各做各的事,少有相聚時刻,參加校園社團活動的人也不多。課堂前後便是這些學生們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刻。許多學生是喜歡日本文化而來,有正在學習日語的同學、也有到過日本的旅遊背包客、或者是穿著動漫七龍珠的主角孫悟空的衣服來上課的學生。班上大約有兩三位同學,則是希望更了解韓國或中國來上課。除了幾位來自亞洲的國際生,大部分的學生對東亞較為陌生,在學期初可能不清楚平壤或上海的相對位置。

這門課開在星期一、三、五各一個小時,每週共三小時。住校的學生很少,大多開車通勤上課,車程半小時到一小時並不罕見。密蘇里州約在十一月開始降雪,當大雪襲來,校方會發出警訊,請學生注意安全小心駕駛,風雪嚴重時甚至得停課。有一位學生,便在這樣一個下雪天出門上課時,打滑撞到鄰居的圍籬而請假去修車。即便學生得這樣頻仍通勤,同時得兼顧工作或照顧家庭,但缺課的學生卻不多。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慾,常提出我意想不到的問題。有個總坐在右邊角落的學生,在學期最後一堂課結束後,離開教室又再折返,特別來和我碰拳,說課程改變了他的很多想法。

在課程裡,我們透過各種類型的史料,盡可能地了解東亞歷史中較易被忽略的人們。我注意到學生們很喜歡歷史中人物的生命軌跡,像是對住在夏威夷的日裔老奶奶們的紀錄片反應熱烈,也對生活困頓最後成為地方宗教領袖的女性故事感到不可思議。我想這些歷史人物的生命經驗正是學生認識東亞歷史的起點,來自多元背景的這群學生,或許多數對東亞的歷史感到很遙遠與陌生,但類似的生命經驗可以帶來共鳴,相異的也可引發興趣和同情。

陳南旭 2023. 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