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文史研究與教育的先行者
55級系友蔡志展教授訪談

  • 訪談/撰稿:許晴禾(本系113級)
  • 訪談時間:2023.07.10

受訪者簡介:

1941 年生於鹿港,1966年臺灣師範大學史地學系畢業。初任臺北市立女子中學教師,1976 年起轉任中國醫藥學院副教授圖書館主任,1983年轉任臺中師範專科學校副教授兼任圖書館主任,2006年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系教授退休。在40餘年的教育工作崗位上,參與「鹿港文物維護與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發起「鹿港文教基金會」,擔任「臺灣民俗村」顧問、省教育廳社會科講座教授、省文化處「文化教育諮詢委員」、縣定古蹟修護審查委員等職務;致力於臺灣史、臺灣水資源史、鄉土教育之研究,著《清代臺灣水利開發》(1979)、《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2000)、《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地方志、採訪冊、紀略人名索引》(2000)、《清代臺灣碑記人名、商號、團體索引》(2023);合纂《臺灣地區水資源史》(2000)、《神岡鄉志》(2009)、《鹿溪筆談》(2021);以臺語發音作〈臺灣風情〉、〈鹿港風華〉、〈情懷大墩〉、〈進香曲〉等歌詞,由林進祐教授作曲。

訪談照片攝於蔡志展老師家中

 

求學與研究思維的建立

蔡志展老師出生於鹿港,家境貧窮,父母深知不識字的不便,十分鼓勵子女讀書。由於家庭經濟需求,蔡老師選擇就讀臺中高商,蔡老師說臺中高商在日治時期為重點學校,所以圖書館典藏很多書,使他能夠閱讀許多商科以外的圖書,讓他產生唸大學的夢想。但是,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的教科書不一樣,為了要考大學,蔡老師每天省下八角,只用七角吃早餐,一個月儲蓄二十餘元來購買參考書。在勤奮自學下,蔡老師於1962年以第三名考取師大史地系的夜間部。當時的史地系,系主任與導師都是研究地理學的教授,而夜間部與日間部是聯合招生,學制基本上相同,只有兩點不同,第一、夜間部必須繳學分費,每一學分27元,第二、學校不分發夜間部畢業生,這樣的招生制度只維持了兩屆。

蔡老師笑稱自己其實是從史地系考古組畢業,因之後他一大部分人生都在從事臺灣史蹟考察、經營圖書館和編著索引,為臺灣史學界挖地基。當時,史地系給予蔡老師最大的影響是讓他具備歷史、地理的概念,歷史注重時間,而地理則是讓他有區域、氣象的概念,所以他在研究的時候會特別注重空間。以他所著的《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為例,在書中他將清朝地方志中影響臺灣的氣候現象,依發生時間製成表,將臺灣的農業水利發展與自然地理相連結,這樣跨領域整合的能力,便是史地系給予他研究的養分。除此之外,他在臺中高商學習到將數據整理成表格,還有經濟學的概念也影響到後來他在研究中習慣將知識整理成表格,並注意到區域的經濟發展。臺灣省文獻會於2000年打算出版《臺灣地區水資源史》時,請他擔任副總編纂,因當時他已針對臺灣水利開發的歷史有整體的研究。

《臺灣地區水資源史》

投入鹿港的文史工作與鄉土教育

蔡老師表示,讀大學時政治氛圍緊張,大專院校少有臺灣史課程,因此他也沒有想過要從事臺灣史研究。但是,畢業之後到臺北市立女中擔任歷史科老師,受到同為鹿港人的校長施學習之提攜,以及時任圖書組長的施人豪老師之影響,於是開始關注鹿港的鄉土。

任教臺北市立女中期間,1970年,蔡老師獲推薦參加臺灣省文獻會舉辦的第一、第二屆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當時的副主委林衡道先生常常帶領研究會學員去史蹟考察,讓他印象深刻。臺灣文獻委員會有不少外省籍專家,在會中強調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連結,常常將反攻大陸和建設臺灣連在一起,與現在觀念不同,他也不能免俗,但是也讓他成為最早接觸臺灣史研究的人之一。

有了參加史蹟源流會的經驗,蔡老師於1974年受鹿港民俗文物館董事長辜振甫先生的邀請一些專家學者組織「鹿港文物維護與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進行鹿港民俗文化的考察,為臺灣文化、史蹟及鄉土教育奠定基礎。蔡老師認為辜振甫先生除了帶動臺灣的經貿外交發展,他與其弟辜偉甫,亦是維護、推動臺灣文化的重要人物。

1981年,為發揚鹿港文化精神,蔡老師與施人豪、許漢卿等人被新祖宮委員會委託策畫附屬圖書館,其中,擁有管理圖書館經驗的蔡老師負責圖書館的設備放置,讓地方人士能夠有效利用圖書館。1982年,他們幾人成立鹿港文教基金會,並設置獎學金資助鹿港人升學;1986年,發行《鹿港風物》,刊登有關鹿港民俗文化的文章。1987年起,蔡老師參與了臺灣民俗村的規劃,希望透過成立遊樂區,讓社會大眾了解臺灣文化。1993年臺灣民俗村開幕後,受到各界關注,成為臺灣鄉土教育重要的戶外教學地點。然而,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將民俗村的仿古建築摧毀。蔡老師表示,雖然臺灣民俗村有如曇花一現,但是籌備過程的文獻耙梳和各種考察,是他研究臺灣史的重要養分。

在鄉土教育方面,1976年,蔡老師獲聘擔任中國醫藥學院講師兼圖書館主任,教授「中國通史」和「中國近代史」時,也將自己考察臺灣史的心得融入課堂中,並鼓勵學生用行動了解臺灣。同時,當時師大的王啟宗教授,不時鼓勵蔡老師專心研究臺灣水資源的歷史,並讓蔡老師跟隨他從事史蹟考察。蔡老師表示,王啟宗教授一生致力於臺灣史蹟考察和研究,這樣的身教對他影響很大,因此雖然蔡老師先後擔任中國醫藥學院與臺中教育大學的圖書館主任,其行政能力頗受肯定,但他並不留戀行政職位,毅然決然的將時間、精力投入文史研究工作。

蔡老師深耕鹿港的紀錄皆收錄在2022年鹿港鎮公所出版的《鹿溪筆談》一書中。此書除了講述鹿港的發展沿革,最特別為蔡老師將上述成果整理成「鹿港的第一」專章——記錄下鹿港300餘年來,鹿港人所開創之事,是一本了解鹿港社會人文的指南。

蔡老師在臺北市立女中講課畫面

蔡老師參與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的史蹟考察,左為林衡道先生

蔡老師與王啟宗老師在自宅合照,右為王啟宗老師

新祖宮圖書館啟用報導

蔡老師的二公子被請去當臨時的新郎演員

蔡老師於鹿港鎮公所發表《鹿溪筆談》

圖書館利用教育與編製工具書

除了地方文史研究與鄉土教育有所建樹之外,蔡老師在管理圖書館,還有製作圖書目錄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1976年,蔡老師參加中華民國圖書館協會,並擔任中國醫藥學院圖書館主任。他引進了中西方的圖書館管理制度,製作館藏圖書目錄,引進現代化的管理制度,降低書本遺失率,注重圖書館的利用教育。中國醫藥學院圖書館於1982年獲得教育部大學評鑑為「精緻的圖書館」,並被評為醫學院最優圖書館。除此之外,他擔任醫學系導師期間,創辦《醫學報導》雙周刊,鼓勵醫學系的同學成立讀書會,提高閱讀效率。因而大受學生歡迎,後來各系都加入。在訪談中,蔡老師笑著說道,當時全是女生的護理系也搶著要他當導師,最後學校開會討論後,也同意讓他擔任護理系的導師。由此可見,蔡老師受學生歡迎的程度。

1983年,蔡老師獲臺中師範專科學校校長之邀,轉任該校圖書館主任。在臺中師專,蔡老師花了六年時間改善原來的圖書館,創建新館,並延續之前的經驗,注重圖書館利用教育。1989年,新圖書館被教育部評鑑為師院最優圖書館。

經營圖書館的經驗,讓蔡老師受到很大的啟發,他發現當時臺灣研究工具書仍相當不足,尚未有人為地方志建立清楚的索引。1990~2000年間,由於當時電腦尚未普及,蔡老師號召系上學生利用週末時間到他家,以人工排卡片的方式,整理方志中的人物目錄,希望能夠幫學界解決收集史料之困難。最後,完成了《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地方志、採訪冊、紀略人名索引》、《清代臺灣碑記人名、商號、團體索引》二書。

其中《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地方志、採訪冊、紀略人名索引》於2004年經中華民國圖書館協會在國家圖書館列為參考工具書,推薦給各單位典藏。國外則有中國多所教育機構和圖書館收藏,日本、澳洲、美國亦是,甚至將其數位化與機讀編目。讓蔡老師感到欣慰和高興。

蔡老師擔任醫學系導師期間與醫學系學生合照

《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地方志、採訪冊、紀略人名索引》

 

退而不休

2006年蔡老師從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系教授退休後,仍致力於臺灣民俗文化研究,並繼續寫作。近年來,他也運用在鹿港學習的漢學基礎,從臺灣發展史的角度,以臺語發音寫了〈臺灣風情〉、〈鹿港風華〉、〈情懷大墩〉、〈進香曲〉等歌詞,由林進祐教授作曲。其中,林進祐教授在〈情懷大墩〉中提及他偶然讀到蔡老師該首史詩,被詩詞中歌頌臺中發展史所感動,而譜其詞為一首合唱曲。除了上述已出版的作品外,蔡老師將自己的家族史寫成《世譜新說》,並將他從事鹿港之外其他地方的考察紀錄,整理成《問心書齋文薈》,也將自己的學術論文編輯成冊。

蔡老師表示,他早年求學階段,設有歷史研究所的大學不多,等到歷史研究所紛紛成立之後,他有家庭要照顧,已無餘力繼續深造,是他最大的遺憾。但是,對於研究的追求是他所追尋的價值,因此他放棄了許多擔任行政工作的機會,長期投入鄉土文史研究。最後,蔡老師勉勵就讀歷史系的同學們,在學期間要思考人生的價值,並做長期發展的規劃,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走出自己。

 

2023彰化詩歌節,〈鹿港風華〉由節韻樂團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