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榮祖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汪明儀(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汪榮祖教授畢業於華盛頓大學,現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研究員。汪教授的研究領域涵蓋中國近代思想史、中西史學史,近年亦關注明清史與新清史議題。本次的演講以蔣介石研究的趨勢出發,汪教授指出近年因蔣介石日記公開後引發一股學術研究熱潮。進一步說明蔣介石日記的侷限性,以及過往利用該日記進行研究時所產生的誤解案例。最後根據汪教授自身的研究,分享並回應若干圍繞蔣介石之重要議題。

演講伊始,汪教授以其觀察臺灣、中國以及美國對蔣介石的評價轉變為楔。臺灣對蔣介石的態度自崇拜,到其去世後開始評蔣,後更轉變為仇蔣。中國從最初的批蔣,到蔣介石日記公開後開始疑蔣,近幾年則開始避蔣。美國則從棄蔣到怨蔣,而後部分學者為了貶低毛澤東便開始捧蔣。中國學界從批蔣到疑蔣的變化,一部分是源自於蔣介石日記的公開,讓學者發覺日記中所呈現的形象與過往官方所構建出的人民公敵形象不全然吻合。是故學者試圖透過蔣介石的日記重新建構與詮釋蔣介石,然而,蔣介石日記能夠改寫歷史嗎?

日記確實為歷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但難以藉此改寫歷史。首先,眾所周知的人物無法僅依靠日記便掩蓋其他看法。其次,蔣氏生平早已體系化。透過蔣介石親信的紀錄以及《事略稿本》、大溪檔案,加之完整的日記,其生平資料體系的建構業已完成。第三,蔣介石日記公開前,無疑經過編輯或刪減,日記中也有塗抹之處。事實上,蔣氏的資料包括日記在內,既不完整,也很不真實。即便日記所載並不一定為事實,然而蔣介石日記卻提供了學者另一個價值,即是從日記中發掘蔣介石真實的性格。

由於前述的蔣介石日記侷限性,部分學者引用該日記進行研究時,經常被日記牽著鼻子走。關於蔣介石學歷的疑雲,有學者透過日記為蔣介石辯護,指出畢業於士官學校一說並非出自蔣介石本人,而是有心吹捧蔣介石者所言。然而汪教授以蔣介石的身分證反駁其論點,蔣介石的身分證上寫道其畢業自日本士官學校,蔣介石不可能不知道其身分證上所書寫的學歷。亦有學者受到日記影響,進而曲解蔣介石不願連任一事。日記中蔣介石表示其不想連任,是因為不連任更能自由地反攻大陸,汪教授則說明實際上即便他不當總統,美國亦不可能讓他帶軍反攻大陸。

此外,亦有學者誤讀蔣介石日記。比方說日記中蔣介石曾三次反對美國對大陸使用原子彈,便有學者以此將美國未對大陸使用原子彈歸功於蔣介石。汪教授則認為,美國總統是否使用原子彈是總統的重大決定,豈會由外國人的贊成或反對所影響。況且在美國檔案中,蔣介石曾言可以對大陸使用技術性的原子武器。再者,宋美齡亦在美國電視台公開發言:「大陸同胞正在問,臺灣為什麼還沒用原子彈對付中共政權?」以上種種資料皆使得該學者的論證難以成立。再如,有學者認為中山艦事件是右派的陰謀。然而就汪教授觀之,當時的右派並未有足夠的權勢實施中山艦事件。簡言之,此事件就是蔣介石獨權的舉措,蔣介石通過想像的「陷害」來犯上。

接著,汪教授探討若干蔣介石仍可商榷之議題。首先,周恩來致陳果夫、陳立夫函的年份為1935年抑或是1936年?大多學者認為信件不可能是1935年所寄,不過藉由信件上收件人事後補上的民國日期,汪教授認為該信件是1935年所寄。其次為西安事變所代表的意涵。西安事變往往聚焦於張學良挾持蔣介石以下犯上一事,然而西安事變更應該被關注的歷史意義是,它改變蔣介石的政策—安內攘外。至於張學良挾持蔣是臨時還是有預謀?汪教授則認為張學良應該是臨時起意,由於蔣中正不滿西安學生對其繼續內戰之舉發起抗議,故而下令張學良對抗議學生開槍。張學良因此情緒激動,才挾持蔣介石。第三,如何審視雅爾達密約?該密約往往被視作是美國為了換取蘇聯出兵日本,而暗地出賣中國利益的條約。然而美國必須與蘇聯協商的背景為蔣介石在中國戰場的失利。實際上,條約中的中國東北地區、外蒙古屬於中國主權範圍,割讓土地、外蒙獨立不可能不經過蔣介石的同意。蔣介石最終亦以蘇聯不幫助中共為條件,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條約,將東北領土割讓蘇聯,並同意外蒙古獨立。要言之,過往針對雅爾達密約的視角都太過單一化,而難以掌握全貌。

最後,汪教授以幾個問題為蔣中正的定位提供反思。第一是蔣介石有無革命家風範?其次是蔣介石是否為民族主義者?最後則是蔣介石是否具有流氓氣質?細緻檢視蔣介石的「革命思想」,其中本無真實的內容,原是一種作為政治訴求或贏得政治利益的口號或形式。蔣介石雖革命不離口,但是其行動卻是反革命的作為,最後又因為被革命暴力擊潰而失去大陸。而無論是國民政府或外國都將蔣介石視為民族主義者,抗戰勝利後更一躍成為民族英雄。然細觀其一生言行,似是而非。在他心目中,其個人利益就是國家民族利益,他的危機就是黨國危機。他絕對反對台灣獨立、美國託管,既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他本身的根本利益。針對流氓氣質,熊十力、馬一浮、陳寅恪等人都指出蔣介石具有流氓氣質,不過蔣介石僅具有流氓氣質,卻未有流氓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