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遠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任立瑜(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本次演講是關於宗教、信仰與權力之間的議題,陳教授指出:思想史的迷人之處,在於可以和古人對話。現在歷史研究的主題,已經不再侷限於帝王將相,而擴展至邊緣人物、物質層面等。早期臺灣孔廟數量的暴增,就是一種國家祀典的展現,政府推動儒學復興所導致的結果。

就現代人的角度而言,宗教一詞在生活中稀鬆平常。在二十世紀以前,中國沒有「宗教」這個詞彙,是基督教傳到中國後才帶來的改變。而Pope在中國被翻譯為「教皇」,主要是源於康熙皇帝稱Pope為「教化皇」。由此可見「教」這個字在中國正隱含「教化」、勸人為善之意。另一個例子則是「上帝」(God)一詞的翻譯。在現代華人社會中「上帝」普遍會被認為是基督宗教的God;但其實在中國傳統的《尚書》早有紀載與用到「上帝」此一詞彙了!受到基督教借用後,現今卻成為專指西方上帝的稱呼。所以從上述兩個案例可發現,中國再面臨西方詞彙的翻譯問題時,通常會從傳統中找尋適合的詞彙來做為翻譯的想像! 而這些傳統的字詞通常會再被翻譯後,起了一種文化再生產的作用!

在中西交流初期,西方受到中國宗教的衝擊,才開始有宗教史與比較宗教的研究。如果說西方一神教的概念對中國是衝擊;那西方在面對中國的佛、道教與民間信仰時,同樣面臨衝擊。例如伏爾泰,十六至十七世紀時對中國上層士大夫的,就有《破除迷信全書》,也是傳教士傳教的重要媒介之一。

再者,作者拋出了此下述問題希望我們思考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力關係與明末佛道二教在明遺民觀念中的地位為何。

  1. 清朝統治中國後規定人人剃髮,而全真道士卻允許留髮,所以有些明遺民選擇去做道士;但與信仰佛教的知識份子相比,數量差距甚大。為何大部分人選擇投身佛教而非道教?另外清初的士人都自稱居士,如:彭紹昇、鞏自珍、魏源等,但其實那時很少人會自稱為居士,為何清初會如此?
  2. 雍正時期,很重要的課題是,皇權要如何達到民間?
  3. 孔廟陪祀的英靈,其實有很多牌位是誤入陪祀,而此一現象又象徵著什麼問題呢?要了解上述問題其實要先對制度史有深入的了解,從此一基礎上再去研究文化史的問題,才會比較扎實,並且對能從較宏觀的視角分析問題。不過講者也引用朱子的話提醒我們,千萬別「矮子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回到演講主題本身「在國家祀典的籠罩之下──從雍正皇帝擘劃的眾神殿說起」。講者承襲了他上述所說的應注意制度的問題,所以再次提醒大家應關注雍正在制度上的建樹。而後又以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的語調,帶著大家一一環遊當時的歷史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