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仁教授講座紀要

  • 撰稿人:鍾家澤(本系歷史系碩士班學生)

陳宗仁先生,政治大學歷史碩士,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陳老師於2004年回到臺大歷史系任教,後於2009年赴任中研院臺史所。

講者長期關注臺灣早期歷史與東亞海洋史。利用地圖等圖像資料,以活躍其中的西班牙人、荷蘭人、「唐人」觀點,跳脫中原王朝中心論,從東亞海洋的角度,呈現多方互動、動態的臺灣史。

本次講題利用一張於1695年捐給牛津大學,長1公尺,高1.5公尺,做工漂亮,以傳統中國山水畫法製成,囊括東亞大陸,精準描繪相對地理位置的17世紀初中國地圖,作為認識唐人活動空間與認知的媒介。講者指出Selden Map的研究仍有待開展。東西學界雖然皆有出版專書,卻因不了解「唐人」與不諳閩南語,不能完整解讀地圖上的資訊。

此外,史學界對於圖像資料的運用仍持保守態度。講者以為,圖像與文字史料相同,都是一種文本。解讀圖像描繪當下的脈絡,理解圖像本身的提供的訊息,亦需要細緻的研究與辯證。故本次講題,就Selden Map所提供的資訊,從「地圖、唐人、Selden Map」三者進行探究,藉以得出誰畫的、什麼時候畫的、畫了甚麼等答案。

首先,講者羅列三張不同時期的臺灣地圖,說明其中表達的空間想像,如日治時期的台灣地圖,重點強調了台灣北部與日本本島、朝鮮的聯繫。又提到「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雖然地理知識源自蒙古時代但認為世界中心在中國。講者認為,地圖體現時人對世界的想像,而Selden Map則展現了十七世紀海外唐人的空間想像。

地圖中的中國,長城以北空白一片;長城以南河流縱橫,卻看不出長江、黃河在哪;行省界線以河流區劃,這些訛誤的特徵,都指出本圖的中國圖形源自福建出版的中國地圖。另外,日本圖形也是錯誤,看不出九州、本州的島形。至次地名資訊用閩南語寄音﹙音譯﹚等等,都指出作者的閩南背景。此外,地圖上可發現西方影響的痕跡,如:附有比例尺、東南亞描繪比例準確,顯示使用歐洲人繪製的地圖、部分文字有西班牙語轉譯的痕跡。以上種種,表示這張地圖資訊來源複雜,各部差異巨大,而繪者應是是與西班牙人認識,接受西人的地理觀念,再加上自己的想像,對此圖進行改造,居住馬尼拉的漳州唐人。

那麼「唐人」的概念是怎麼出現的呢﹖講者認為,這是華人觀念流行以前,廣泛存在海外華人社群中的一種自我認知,在海外面對異族時,區別彼我的用語。先是被異族稱為唐人,後來變成自稱。直到19世紀民族主義興起,走向式微。據文獻所載,唐人稱呼源於唐朝,但11世紀日本人仍以唐人稱呼來日的中國商人。12世紀《萍洲可談》、13世紀《諸蕃志》仍可見此類記載。19世紀英國傳教士為了在麻六甲、檳城一代傳教,編纂的《福建方言字典》、20世紀日治時期《台日大辭典》皆有唐人、唐山的詞意解釋。故唐朝滅亡後的1000年,唐人稱呼仍被穩定使用。19世紀後漢人、華人等稱呼逐漸成為主流。故對海外閩粵移民的研究,應認知19世紀以前唐人社群的自我認同。講者藉此呼籲,臺灣史研究除開關注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與互動外,也應注意與東南亞唐人社群文化的關聯,將帶來不同的研究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