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於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訪學一年,有幸獲得系上老師們的允許,旁聽了不少課程。柏克萊大學與臺灣大專院校一樣採雙學期制(每學期16週),在此將美國大學部課程的所見所聞,與大家分享。
在臺灣,一般大學授課學分與時數,最常見的設計是一門課二或三學分,一個星期上一次課,連續兩小時或三小時。在美國,許多課程是四學分,可能每週上正課三次(例如:星期一、三、五),每次一小時,或是每週上正課兩次(例如:星期二、四),每次一個半小時,除此之外還有每週一次、每次兩小時的討論課,因此一門課每週實際上課時數是五小時。平均每位學生每學期修習三至四門課。大學部歷史系必、選修課程的基本負擔是期中、期末考,以及兩份學期報告(一份期中繳交的書目解析、一份期末繳交的專題研究報告)。此外也有出席成績,教師會隨機點名。講演課由開課老師講授,一半是講解教科書內的重點,另一半則是補充指定教科書所沒有提及的部分。討論課則由助教帶學生閱讀相關史料或二手研究,設計議題,帶領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一門課每週閱讀量約為60頁左右,教科書內容、教師課堂補充內容,以及討論課的史料,全都是期中、期末考的出題範圍。
考試計分方面,臺灣多數院校採絕對分數制,只要考試成績在60分以上便及格過關,倘若班上所有學生都達60分,那就全班all pass。但在美國沒有那麼輕鬆,因為不少課程採相對分數制,試卷難度相當高,一次考試下來可能所有人都不及格,但授課教師會依照「鐘型曲線」,當掉一定比例的修課學生。倘若某次考試,所有人都考90分以上,但是在此相對分數制之下,後段三分之一的人就會被判不及格。因此競爭非常激烈,這是另一項與臺灣大學課程不同之處。綜而觀之,美國大學所有的課程負擔都不小,每一門課均等同於一般臺灣學生認知中的「重課」,幾乎沒有輕鬆的「涼課」。
近來臺灣學界對於美國大學教育有一項迷思,那就是認為美國大學教育較為扎實,臺灣的大學教育則相對鬆散,筆者倒不這麼認為。筆者認為其實臺灣大學課程設計也有一些美國沒有的優點,例如臺灣大學生四年下來修習的課程總數較多,對於開拓視野便有很大的幫助。另外,臺灣大學開設的課程有輕重之分,有較為簡單的通識性課程,也有扎實的專業課程,這並不是說學生需要「涼課」來偷懶或輕鬆湊學分,而是外系生有沒有必要投入和本系生一樣的精力在一項不是自身專業的課程上,畢竟外系生修習與自身專業無關的課程,目的應是求「廣博」,而不是「深入」,不太需要將所有精力投注在與自身專業相關性不大的一門課程上。美國每一門課都很重,教師用相同的標準去要求外系生,因此學生若想拓展視野,涉獵一些自身專業外的新知識,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CP值」低,這樣一來反而不利於涉獵新知。
美國大學部課程最大的亮點,在於對專業科目有非常系統性的規劃。以歷史系美國史課程為例,系上開設有初階通史性質的「美國史(Lecture)」,中階的美國專題史(例如美國外交史、美國經濟史、美國性別史等Pro-Seminar)、以美國史為主題的閱讀寫作技巧課(Reading and Writing),以及進階(碩博班等級)的美國史專題研究(Seminar)和美國史史料與研究法(Methodology and Practice)課程。學生倘若有志於攻讀某一專史,只要能按部就班、系統性地修課,必定能建立起非常扎實的根底。
筆者認為,臺灣大學課程與美國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學不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課程要求和考試競爭沒有後者那麼激烈。但若自己有心,依然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因此在國內就學的大家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有心學習,依照自己設定的學習目標,有目的、有系統地選課,並且認真投入,依然能收穫滿滿。
張以諾 2023. 02. 12